:“这登闻鼓怕是自左顺门事件之后,快二十年也没有响过了,响一响也好,让他们都知道,朕还是当年的那个嘉靖!”
吕芳见他的眼中露出了一丝阴冷一丝残酷的光芒,不禁打了个寒噤,叫了一声“主子……”,趴在地上再也说不出话来。
“当年你也在朕的身边吧?”朱厚熜声音很悠远空朦,象是发自那个令人紧张又令人兴奋的时刻:“几百名官员,有的还是大学士,一齐跪伏在左顺门外,说是请愿,实是给朕示威,哭声震天,让朕在深宫内院都坐不安稳,朕好言劝他们他们也不听,该是你去给他们传旨的吧!却没有人给朕这个不到弱冠之年的皇上面子,他们眼中根本就没有朕这个君父!哼哼,朕晓得他们都是前朝老臣,于朕这个旁系皇子入继大统有迎立之功,便想着朕该念着他们的好,该谦抑温和地听凭他们摆布。”缅怀着往事,他的声音突然变得高亢:“可笑!朕的皇位授之于天,传之于我朱家的列祖列宗,干他们何事!百善孝为先,那些口口声声说什么‘礼仪廉耻’说什么‘忠孝礼智信’的官员士子竟然不许朕认自己的亲生父母,真是岂有此理!好说不听,朕也没有法子,只能摆开架势跟他们斗。好在有你带着镇抚司的那些奴才帮着朕,朕一个人把他们都杀下去了!”
吕芳也渐渐地激动起来:“全赖主子洪福齐天,奴婢当日奉着主子之命,再三再四去劝他们,他们听也不听……看他们那要吃人的架势,若不是口衔天宪去宣旨的人便是主子的化身,奴婢也要吃他们打骂呢!”
朱厚熜愤然地说:“得亏有个左顺门!那些什么阁老尚书,什么御史给事中,还有那些六部郎官司员便再也不敢欺负朕这个幼冲之主了,朕的耳根也清净了近二十年,荒淫后宫、炼丹修醮没人敢管;几年不上朝,把国事全部推给内阁和司礼监也没人敢说,动辄一道中旨擢黜六部九卿、各省督抚乃至内阁首辅更没人敢反对!如今朕奋万世之雄心,要做那中兴之主,开创我大明千秋之基业,不过向他们收了几两银子几斗米以补充国用,他们倒都不乐意了,‘坏祖宗之成法’、‘变春秋之大义’之类的奇谈怪论也就都出来了!可笑,我大明自太祖高皇帝开国传至朕,不过一十一帝,朕的江山还要传给朕的儿子,朕的儿子还要传给朕的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我大明的江山千秋万代都要传下去,朕之法日后也要成为祖宗之法,后世子孙当则沿袭用之,不当则改之,这又有何不可!未必他们比朕这朱家的子孙还晓得尊重祖宗?再说那变春秋之大义更是荒诞不经,他们不是一心要致君尧舜吗?尧舜之时,孔孟圣人还没有出生,哪里谈得上什么春秋大义!口口声声说什么礼仪法度,让他们给国家交点税,就比要了他们的命还要痛!这帮人竟也敢侈谈国朝根基!”
接着,他发狠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更无穷!朕当年即位不久,不及弱冠之年就不曾怕过他们,如今朕已近不惑之年,御极也有二十三年之久,难道还会怕了他们不成!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为了我大明的天下苍生,朕就不相信过不去新政这道难关!”
嘉靖二十三年五月十九日早朝散了之后,朱厚熜没有象往日一样退回大内,而是将内阁各位学士、六部九卿都留了下来,却没有宣布到底要议何等大事。众人惴惴不安地偷眼看看皇上,再偷眼看看内阁首辅夏言,发现御座上的皇上铁青着脸,御阶下站着的首辅大人面色惨白,大家心里皆是“咯噔”一声,暗道难道又有天大的事情要发生了吗?都肃容站着,连口大气也不敢出。
等不多时,就听见一阵闷雷般的鼓声传来。
所有的大臣都知道,这是有人敲响了登闻鼓,心里更是一阵慌乱。但比之那激越急促的鼓声,已经自御座上站起来的皇上于冷笑声中说出的话更让他们惊恐莫名:“各位大人都是老臣,想必也知道这登闻鼓怕是自左顺门事件之后,快二十年也没有响过了,今日再次与闻,心中可有何感触?”
听到皇上提起了左顺门事件,内阁学士与六部九卿等经历过大礼仪之争的官员们不约而同地打了一个寒噤,二十年前的那一幕清晰地浮现在他们的眼前:嘉靖二十三年七月份,皇上要给父亲兴献王上皇帝的尊号,朝臣激愤,200多名官员跪伏在左顺门伏阙请愿,才18岁的嘉靖帝派人劝阻未果之后痛下决心,命令锦衣卫将参与请愿的官员姓名全部登记造册,然后按图索骥,大肆搜捕,一夜之间143名官员被打入诏狱,其余86人待罪。几天之后颁下圣旨,将为首者戍边充军,四品以上官员夺俸,五品以下180余人廷杖,当场打死翰林院编修王相等17人……
众位大臣还在诧异惊恐间,就看见内阁首辅夏言前跨了一步,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自鼓声响起的那一刹那,夏言仿佛一下子老了至少十岁,动作已显出了老迈之态,他颤颤巍巍地跪了下来,说:“臣律下不严教徒无方,请皇上责罚!”
朱厚熜和颜悦色地说:“夏阁老快快请起,这不是你的过错。朕早就料到,我大明无父无君、弃国弃家之人可不止陆树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