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宦海风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四部 虎胆县令 第五部 尚书省内 第四章 坚持更新,永不放弃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ps:本来不想说什么,可是下了榜之后各项数据差的也太惊人了,这让我情何以堪呢?求点击,求红票,求收藏,求捧场,求书评!

    ……………………………………………………

    杨贞离开之后,沈扬眉起身倒了杯水放在办公桌上,拿起桌上的材料细细的了起来。作为一个农业乡镇,青山镇的人均耕地面积在整个加梁县的乡镇中处于下游,人均年收入才三百多元,这么点收入简直就是微不足道,勉勉强强能够维持温饱,一旦遇上什么天灾**,几乎就没有什么抵抗能力。全镇将近四万的人口,倒有一半的人口靠扶贫款生活。也难怪青山镇的经济每年在县里都是吊车尾了。

    沈扬眉最为关心的乡镇企业,全镇除了一个“玉澜春”酒厂尚有些名气,还处于与半死不活的状态之外,其它更是乏善可陈了,一家印染厂,一家砖厂,镇供销社下面还有一个能在逢年过节时做出些甜点、面点的铺子勉强算是个食品厂。除了这些之外,其它的就是一些私营家庭式作坊企业。

    到这些后沈扬眉也不禁有些头疼,正所谓凡事有利即有弊。他能出人意料的以党委书记的身份空降青山镇,固然是让他一步登天,但是同样几乎也打乱了之前他所有的布置。按照之前他和项北京的计划,沈扬眉的目标瞄准了例如

    加梁镇或者玉龙乡这类经济较为发达乡镇的副书记或者是副镇长。这些经济在全县较为发达的乡镇一是乡镇企业比较多,选择的余地比较大,二来各类基础建设、基础条件也比较完善,留给沈扬眉可操作的空间就比较大。再者说以副书记或者副镇长的身份也可以将主要的精力投注于乡镇企业改制上,低调做人、踏实做事,这样不管做什么事来自各方面的阻碍就要小得多,做起事来自然是事半功倍。反观沈扬眉现在的身份,相对而言就比较尴尬,全省乃至全国最为年轻的一镇党委书记,再加上前一段时间笼罩在头上的光环,无疑是将他放到了显微镜下,恐怕现在不管是县里还是市里甚至是在省里,想必已经有不少人都将目光投到了他身上。在这样的情况下,纵然沈扬眉再怎么低调,做起事来难免有些顾忌,缚手缚脚。同时作为党委书记,一来要纵览全局的工作,不能之着眼于一隅,二来党政工作才是他主要负责的工作,乡镇企业毕竟属于政府管辖的范围,沈扬眉有监督指导的权利没错,但是如果非要将这些工作划拉到他的手里,能不能过的了李尚汉那一关且不说,就是这种行为本身也难免给人以诟病。还好现在负责这一块工作的是副镇长周承德,沈扬眉已经隐隐觉察出他和李尚汉不太对付,而且有意在向他靠拢。沈扬眉大可以利用周承德来插手乡镇企业的工作。只不过,手里关于乡镇企业的材料,沈扬眉的心也凉了一半,可供选择进行改制的企业不只是少那么简单,严格意义来说也只有“玉澜春”酒厂一家。

    沈扬眉重新拿起了“玉澜春”酒厂的资料。“玉澜春”酒厂就坐落于青山脚下的护山村,和镇政府所在的青山村只不过相隔十多公里。酒厂占地约60余亩,现有职工200余人,年生产能力四百吨左右,年产值四十余万元。这家酒厂一直都是项北京颇为关心的企业,早在沈扬眉担任县委办副主任之时,项北京就不止一次到酒厂进行调研考察,以期能够找到酒厂走出困境的办法,期待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名酒品牌能够焕发第二春。

    “玉澜春”酒说起来也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据加梁县志记载:青山有泉,名曰“玉澜”,绀碧甘美,不溢不涸。说的就是青山之上的“玉澜泉”,民间传说此水可祛病延年,慕名前来饮之者络绎不绝。而经现在科学手法进行检测,“玉澜泉”泉水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而“玉澜春”酒就是取此泉水而酿造。放在建国初期,那可是整个东山省境内的名酒。沈扬眉曾酒厂的老工人说过这么一则轶闻,在六七十年代酒厂最为火爆的时候,有人拿着当时县委书记的条子来买酒,结果也只能给两箱,可见当时酒厂是如何火爆。只是现在么,酒厂的情况每况愈下,渐渐已经入不敷出。仓库里堆积了大量卖不出去的产品,工人发不出工资。前世里沈扬眉不出酒厂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可是经历过后世二十年在商场上的的历练,现在酒厂的问题基本上已经算不上什么大的问题。沈扬眉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能将“玉澜春”酒做大做强,做成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白酒品牌,给自己的仕途生涯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针对“玉澜春”酒厂应该有一整套的计划,牵扯到各个方面,只有天时地利人和全都俱备,才能如沈扬眉所愿的那样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白酒品牌。所以,一切都需要从长计议,沈扬眉尽量将心里能想到的推广手段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

    当然也并非说青山镇就没有创造效益的企业,遍布全镇各村的大大小小的石厂、石料加工厂,那一家不是赚个盆满钵满。对于这些采石厂、石料加工,沈扬眉并没有偏见,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青山镇如此做也无可厚非,至于破坏国土资源、污染环境之类的问题,连基本温饱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谈这些还为时尚早。

    只不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