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无锡.神兵卷 第九卷 无锡.神兵卷 凤凰传说
食的三个五个都强。
第一回乡亲们都来看稀奇,津津有味的听大白妈吹嘘儿子,可是两三次后,大家不乐意了,觉得大白家不地道。
一个村子里面的,说起来都能算得上亲戚。大白家以前最困难的时候,虽然有乡邻来欺负弱者,但也有厚道人给过他们家帮助,特别是大白读书的口粮和学费。虽然也就三斤米五近豆子的帮助,三块五块的借款,可是当时也算不小的人情了。大家都知道,所谓的“借”是根本没有还的一天的。
大白不出息也算了。偏偏你这么“出息”,那当时我从自家老婆孩子嘴上省下来送给你家那两斤面的情,你是不是该还一还了?
厚道懦弱的,还不好意思开口,但看着大白娘满炕的“好东西”,一边眼热,一边想着大白娘是不是该拿出那么几件来给自己,不说还债,怪难听的,你儿子出息了,还还当年老叔的情不过分吧。
有那脸皮厚点的,家里实在困难的,就开口向大白娘要了。
偏偏大白娘是铁公鸡一毛不拔。我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出息儿子,我享福是天经地义的,旁人休想占我儿一分便宜。
一个村里,总有最穷的几户人家,常要求东靠西的,问那些相对“富裕”些的人家要点小便宜。原来大白家是属于这类最穷的人家的,现在靠着大白的汇款、礼物,大白娘俨然成了村里的富裕阶级,就开始有那极穷的人家,上门来问“婶子”借二斤米下锅什么的。
大白娘是一概拒绝。“我一个孤老太太,自己都没得吃,哪有余的给你们”。
每次接到大白的汇款单,都要一路炫耀回去,大白过年带回的礼物恨不得让全村人来观赏称赞。但无论什么人,哪怕是以前帮助过他家的人,来要点东西,大白娘立刻重新变为“一无所有的孤老太太”。
这你说能不得罪人么?
乡里乡亲得罪了不算,三个姑娘的婆家也被得罪了个遍。
在大白娘看来,三个女儿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供养兄弟。三个女儿出嫁的时候,大白娘的彩礼那叫要的一个狠。嫁妆呢?完全没有。
虽说在乡下,嫁姑娘的彩礼娶媳妇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但万事都有个“度”。大白娘的狮子大开口让婆家很不满意。
而且约定成俗,一部分实物彩礼—给姑娘的衣服什么的,是要以“嫁妆”的形式返回去的,而且娘家多少要再加点东西。顶不济的人家,也得想法子给姑娘添个柜子桌子的陪过去。
大白娘倒好,非但一毛钱没有陪姑娘的。连婆家送来的给姑娘的衣服,甚至茶缸脸盆都统统留在了自己家里。她的女儿,只有几套旧衣服就过了门。这样的姑娘嫁过去,在婆家当然别想有地位了。更何况还要偷偷接济兄弟,姑娘在婆家的日子可想而知了。
自从兄弟有了“大出息”,姐姐们在婆家稍微能挺起点腰了。特别是大白那次带姐姐们去了趟大城市,有买了礼物给她们带回家,姐姐们便格外抬起了头。有这么个能干兄弟撑腰,总指望日后自己好过点了。
可是,仅此一次。大白的“好处”再也没有落到姐姐家里面,大白娘拦着呢。哪有儿子的钱白落到外姓人手里的。姑娘们在婆家受欺负,那时她们自己命不好。再说了,做人家媳妇的,受气不是常事么,大白娘自己当年也没有少吃老婆婆的苦呢。
总之呢,大白娘既要拼命炫耀她的好儿子,好日子,又一毛不拔,不给旁人半点好处,注定得罪了所有的乡邻。
乡里可不是有钱能买到一切的地方,除了钱,还有力量呢。众人心里有气,自然处处为难大白娘。大白娘明的暗的亏吃多了,闺女女婿又无人替她出头,乡下的日子着实难过起来。
大白心疼老娘,干脆,接老娘去城里住。
老太太先是舍不得乡下的地、牲畜和房子。她这一走,地要荒,家畜没人喂,房子没有管,无论如何放不下心。
但是被大家一起欺负,大白又再三劝她。想着“去城里”的荣耀,大白娘最后还是动心去了。
到了大白工作的城市,正好赶上人家替大白介绍那个白净的会计姑娘。
听说儿子要去相亲,大白娘理所当然要跟着去相看了,这可就闹出笑话来了。
大白娘一出场,先把对方吓一跳。这相亲么,有介绍人陪着来的,有小姊妹陪着来的,没听说头一次见面就把老娘给带过来的。
年轻姑娘见一老太太,突然冲上来就拉自己的手,然后叽里呱啦一通,也不知道说的什么,早傻了。介绍人也一头雾水,她也没听明白老太太的方言。
大白见了,好不尴尬,只好上前解释说“我妈跟姑娘打招呼呢。我妈还按乡下的风俗呢,拉手表示亲热的意思”。
姑娘和介绍人都不懂得大白乡下的规矩。既然他说这是亲热地打招呼,那也算老太太一片纯朴的热情吧,姑娘也就冲老太太笑笑,算是回礼。
就这样,四个人-姑娘、介绍人、大白、大白娘尴里尬里的走了一圈,介绍人看这实在不像样,就建议自己和大白娘先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