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已到了自然化入情节的境界,以至于看书时常只留意到情节
故事,而不会被一些突兀的“好文采”刺到眼目。
这篇里,我还是想主要谈谈不足。大部分都不是这书里的不足,而是我借题发挥,想借这机会
谈谈自己对武侠创作的想法。比如,要挑的第一个刺儿,硬造生词,基本我在阿赖书中只发现
一处。第二章里那“一声太叹”,这“太叹”一词,颇为刺眼;尝闻“太息”,又或是“长叹”,
太叹倒是我第一回亲见。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但我想说,作为我们文学写手,常常要做的不是
去原创一些看似很酷的新词,而是要留意不要放纵自己这方面的创造力,尽力少出现那种让读
者阅读时突然一滞的词语搭配。
对于我个人而言,写书时我尽力挑选输入法固有的成语词组。这样的词儿,读者耳熟能详,读
时如顺流直下,几无滞碍。
当然,也不是不能重组生词,但要注意适度,以及读者阅读时的观感。比如“太叹”有点别扭,
但其他一些并列的形容字放到一起,倒不那么贸然。举个例子,如形容草木的“蓊”,则有蓊
然、蓊郁、蓊苁、蓊蔚等古典散文中固有词组,那我,为何不可“蓊碧、蓊翠、蓊绿、蓊秀、
蓊勃”,岂不是也行?此时就属活用词组。当然,也许古人早用蓊碧之类,我不知而已。
嗯,此不足说毕,再次向无辜的阿赖说一句,这其实不是你的问题,只是我看多了新手特别是
女性新手的作品中常有这样的谬误,而她们可能还觉得高明。其实不高明。
第二个借题发挥的,则是有关阿赖对武侠没落的看法。在此书序篇中,阿赖mm说:
“(武侠)没落总有原因。而新意不足点了传统武侠的死穴。”
这一点,虽然部分同意阿赖的观点,但私以为新意并不是传统武侠于今局面惟一的死穴。不错,
新意确实很重要,昨天与凤歌闲谈,聊及金庸武侠,他说金大师作品中多有借用西方名著桥段
之处,并举出多个具体实例。凤歌兄博学,所论大抵不差,因此作为武侠巅峰的金庸作品,对
旧武侠来说,自然是新意盎然。
不过,说回传统武侠的死穴,个人觉得除了新意丧失之外,深度广度以及情理阅历通达谙晓程
度,也渐渐缺乏。这里我主要想说说深度广度。
武侠名家,诸如金庸,于今来看可遇而不可求。他们大抵古典文史功底深厚,即使并非某一领
域专家,也多有精湛的阅读研究。这样,他们写出的娱乐作品,便是深入浅出、举重若轻后的
结果。今人模仿,常常吃力,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实力远远不如。
为免离题太远,我还举阿赖书中一处为例。第七章中,第二节:
“这天,逢上岑溪的马路镇赶集的日子。镇中的主街上摆满了各种产品,除了此地盛产的玉桂、
八角、三黄鸡、松脂、桂圆肉、袖子、软枝油茶、胶粉、桂油、首油;松香、松节油、竹芒编、
土纸、鞭炮等土特产品,更有饮食、日杂、百货、药材、金银首饰等。小贩的吆喝声、讨价还
价声还有那茶馆小二哥招揽客人的声音在川流不息的人流中此起彼伏。春日的阳光也赶来凑热
闹,照在所有人的脸上,一派热闹的景象。”
看这段,初看不错,像模像样,好像差不多。不过,若是作为一个真正有追求有大志的作者,
这般要求远远不够。这一段,作为一名读者,我看出,本是鲜活的充满市井烟尘气五味俱全热
闹喧天的民生街景,却只写成一个土产罗列的清单。之后那川流不息、又或是末句中重复的两
个“热闹”,也依然挽救不了这一小小场景描述的苍白无力。
我想,如果是金庸,他便不会只限于简单的罗列物产,用些套词说完了事;我想他会去看一点
民俗学,古代风物学,然后再认真想像一下这样的乡镇赶集会发生什么,有什么声响气味,有
什么集镇商贩顾客中常发生的标志性趣事小事,然后将它们认真地亲切地娓娓写来。这样,虽
然我们看到的也许只是短短的两三段,读后拥有的愉悦程度,决不会与现在这样同日而语。
我想,金大师能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能?只要肯学习,肯下功夫,没什么事只可能是一人独门
绝技。
所以,即使这样的小处,若是立在深度广度的视角上,耐心为文,写出来的东西也完全不同。
传统武侠,写到金庸之后,经典寥寥,怪谁?怪咱自己。
呵呵,可能出语有些唐突,还是要反复声明:这只不过是我吹毛求疵借题发挥;阿赖mm的这
本《天籁绝音》,真是一本总体质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