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警官将庞劲东带到了一间办公室,单独进行询问。
警官拿出一摞子案卷,一边按照程序向庞劲东提问,一边在上面填写起来:“姓名。”
“庞劲东。”
“工作单位。”
“帝国控股集团。”
“职位。”
“董事长。”
“你是帝国控股集团的董事长?”警官很显然听说过帝国控股集团的大名,立即放下笔奇怪的看着庞劲东:“你这样的亿万富翁怎么会和人打架呢?”
“我不是亿万富翁,只能算是百万富翁,或者可以算作千万富翁。”庞劲东笑了笑,回答警官说:“不是我和人打架,而是有人打我!”
如果说庞劲东只是普通的老百姓,警官对这句话会画出一个大大的问号,但是庞劲东有这样的身份,使得话语的可信度也提高了不少。
警官口气缓和了一些:“把证件给我。”
庞劲东将自己的身份证交给警官,后者翻过来覆过去看了半天,确定不是伪造的之后,告诉庞劲东:“把事情的前后经过如实给我讲一遍。”
按照这名警官的要求,庞劲东叙述起了事情的全部经过,但却不是如实而是添油加醋,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卸到保安的头上,把自己说得如同仙女一般纯洁。例如说,明明是自己这一方先动手打人,但是庞劲东却说是保安先用警棍敲打自己,才惹怒了自己的保镖。
庞劲东这种瞪着眼睛说瞎话的精神与正龙拍虎有一拼,不过这不能责怪庞劲东无耻。任何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这么做,而且也必须这么做。如果有谁面对警察的时候大包大揽的将责任全部揽到自己头上,那么很可能是脑袋被门挤过,或者是被鸡踩了,或者是被驴给踢了,至少也是进过水。
警官作完笔录之后正要说话,外面进来一个中年女警察,附在他的耳边悄声说了几句后又出去了。
警官看着庞劲东,问:“你说你到那里是去看朋友的,可是为什么你手下的两个人身上带着刀呢?”
庞劲东一听这话立即就明白了,警方刚才对风间雅晴和长野风花搜身了,发现了两个小丫头身上藏的小太刀。庞劲东对风间雅晴还是很放心的,但是长野风花的脾气并不是很好,庞劲东只有暗暗祈祷她没有一怒之下抽刀砍警察。
庞劲东耸耸肩膀,回答说:“她们是日本人,出门带刀是民族习惯!”
这个答案实在有些搞笑,警官差一点被气乐了:“这都是什么年代了,还出门带刀,你当她们是日本浪人呢?”
“你去过日本吗?”
警官愣了一下,然后回答:“没有去过。”
“这就对了,你既然没去过日本,怎么知道今天的日本人就没有这个习惯呢?”
警官明知道庞劲东是在胡搅蛮缠,但是却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反驳。再次愣怔了一下,他才回答:“不管今天的日本人有什么风俗习惯,但是他们在我们的国家,就要遵守我们国家的法律。”
“说得没错。”庞劲东笑了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可是为什么少数民族可以携带管制刀具呢?”
“这……”庞劲东指出的这个现实,经常让警官在日常工作中感到无奈,但是他无力制定政策,只能老老实实的去执行。“这是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是国家法律规定的。”
“我们既然可以尊重少数民族毫无必要的携带管制刀具的习惯,那么为什么就不能尊重外国人为了安全而携带工艺品呢?”顿了顿,庞劲东补充说:“我不是要给外国人在我们国家争取特权,而是希望能够给于他们起码的国民待遇。”
“你……”警官瞪大了眼睛盯着庞劲东,如果不是顾忌到庞劲东的身份,他早就发作了:“为了人身安全可以携带防身工具,但是他们的日本刀已经超出了防身的范畴,你竟然还说是工艺品!那么长的刀怎么可以算作是工艺品呢?你这是什么道理?”
“那种刀叫做太刀,是其他国家没有的,属于日本民族特色工艺品,每年日本国家都依靠这种工艺品出口创造大量外汇。只不过这种工艺品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也就是可以用来防身,所以我说为了人身安全携带工艺品是没有错的。”
警官实在有点受不了庞劲东了,声音不由得提高了许多:“我希望你能够把态度端正一些,老老实实的和我们配合,这样才能解决问题。”顿了顿,警官的语气带上了一丝威胁:“你最好明明白白的搞清楚,你闹事的是什么地方!”
“是什么地方?”庞劲东满脸轻松,无所谓的说:“不就是一间饭店吗?”
“那不是普通饭店,是专门招待外宾的,你这种行为会造成恶劣的国际影响……”
庞劲东打断了警官的话:“什么叫外宾?什么叫恶劣的国际影响?拜托,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别拿二三十年前那套出来说事。你要是对‘外宾’格外感兴趣,那么我可以告诉我,我手下的这些人来自五个国家,饭店保安竟然对我们大打出手,这个国际影响够恶劣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