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坚敢乱来。”
“十三弟,听六哥的。”数人同声喝了起来。
腾王将头低下:“我听四位哥哥的。”
“哈哈,痛快,痛快,如此无忧也。”听到四位年轻人全都复命,杨坚顿时大笑起来。
高颎、李德林、杨天等人都同在杨坚身边,高颎斜望了李德林一眼,心中付道:“这书生果然厉害,只派出四人,就将宇文家的四位王爷弄到京中,变成了关门打狗。”
“公辅。眼下四王已入京,接下来该当如
杨坚向李德林含笑问道。
“回丞相,除了四王,还有五位总管在外,这也是动乱之源,我们为先皇发丧太急,这五名总管都未回京,如今应当再派人出京,催他们入京向先皇拜祭。”李德林不慌不忙的答道。
杨天在旁只是静静的听着。暂时插不上嘴,这些人都是人中之杰,朝庭政治斗争经验丰富,杨天虽然多出出千年地见识,可是在前世只是一个小人物,根本接触不到上层的政治斗争。随随便便张嘴地话,只会让人驳得体无完肤。
“若是他们还是不肯回呢?”说起这五大总管,杨坚又是头痛,他们手中撑握了全国七成以上的兵力。各人所辖之地正好将京城四面包围,若是五人同时发难,掌握了再多宇文家的子孙也没用。
李德林道:“这就要看丞相的诚意了,如能打动一两人进京,其他人最多也只会观望,不敢发难,时间一长,丞相有大义名份,即使他们再反对丞相,他们的部下也会不乐意。到时一纸诏书就可以制人于死,何须再顾忌。”
杨坚点了点头:“公辅有理,如果最有可能进京之人,就非李穆莫属,李穆本与孤交情非浅,去年孤又让李浑去并州降诏。赐宇文神举死,然后又让李穆去接任并州总管之职。外界人均以为李家人垂涎河东地盘,故致宇文神举于死地,如今又是李浑去宣诏代王宇文达入京软禁……”
说到这,杨坚含笑看了看杨天一眼:“再说勇儿又救过李崇一次,还临时提拨李崇前线副总管之职,代替他统领数万州郡兵,可以说李穆与和孤同上了一条船,他如不进京,日后宇文家再翻身。恐怕不会放过李家。”
杨坚说完,不免流露出得意之色,李德林和高颎两人都有几分吃惊,没想到杨坚布置如此深远,顿时多了数分信心。
李德林在旁边补充道:“当年赴徐州降诏赐王轨死的是杜庆信,杜庆信是韦孝宽的孙女婿,接任徐州总管的也是韦孝宽。便这样,韦孝宽也身处嫌疑之地,差不离上了主公地战车……”
提起韦孝宽。众人都是微懔,韦孝宽可谓是常胜将军。当年北齐第一名将,号称“落雕都督”斛律光便是折在韦孝宽地反间计中,至于京中平息杞国公宇文亮之乱,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高颎赞道:“丞相高明之极!”
五大总管已去其二,加上宇文贤,最坏的打算便是三对三,杨坚又有大义之名,可以说日后取得大周天下至少也有七分胜算。众人都轻松起来,最近一个月,数人每走一步都要殚精竭虑,如履冰,如今终于看到了胜算。
杨坚马上又皱起了眉头:“虽然如此,孤也只有五成把握会得到两人会支持,如何才能让他们有十成把握会支持孤?”
李德林道:“丞相,德林曾听到一个往事,李穆二哥李远的长子李植与孝闵皇帝谋诛宇文护,事泄,李植被杀,李远也被迫自杀,又要诛连李远的次子李基。于是,李穆向宇文护提出请求:愿以自己二子之命,求换李基一条活命。”
杨坚大喜:“此事当真?”
高颎在旁也言道:“颎也听过此事。”
杨坚寻思,李远,李贤,李穆三兄弟竟然如此情深,如今李贤之子李崇被自己牢牢抓到手里,李浑是李穆亲子,而李远一脉儿子已全死,只剩下一个孙子李威,只要对李威恩威并施,何悉李穆不就范。
“孤马上奏请皇帝,提升李威为柱国大将军,不知两位以为然否?”
“丞相英明,如此一来,李穆对丞相必定感恩戴尽。”
望着李德林地身影,高颎愈发忌惮,他的长处在战场谋略,这么多的阴谋诡计根本不擅长,眼看开始时杨坚对两人倚重并无二致,到现在杨坚对李德林的话越来越言从计听,高颎暗付,必须再找一个人来分担李德林地筹划,否则以后他高颎就要低上李德林一头。
“那韦孝宽如何处理,也升他的子嗣之官?”
李德林从容道:“丞相,当年魏文帝想将公主嫁给孝宽儿子,被孝宽所拒,他的哥哥韦敬远更是号称逍遥公,朝庭多次征召都不愿做官,升官对韦孝宽无效,不过,有一计倒是可用,那便是请尉迟迥来帮我们开导韦孝宽,让他趁底倒入我方。”
杨坚听得莫明其妙,从尉迟家利用尉迟繁炽差点将随国公府一夜拨起,双方就已结下深仇,杨坚随后将尉迟兄弟全部赶出京城,如今又直接让尉迟繁炽做了尼姑,双方可以说矛盾再也不可调和,杨坚日防夜防的就是尉迟迥,尉迟迥如何会开导韦孝宽投入自己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