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帝北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卷 九阴真经 第一章 真经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003年6月22日

    故老相传《九阴真经》出自黄裳之手。

    历史上记载的黄裳: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历官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卒赠少傅。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让人心醉,观赏把玩不已。

    著名词人陆游在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写的一个关于明教的奏折。摘录如下:“……淮南谓之二襘子,两浙谓之牟尼教,江东谓之四果,江西谓之金刚禅,福建谓之明教、揭谛斋之类。伪经妖像,至於刻版流布,假借政和中道官程若清等为校勘,福州知州黄裳为监雕。近岁之方腊皆是类也。务加以严惩,多张晓示,限期自首,限满悬赏搜捕,焚毁经文版印,流放传写刊印明教等妖妄经文者。”

    而在《武林通史》中记载的是黄裳的另一种人生。

    黄裳任端明殿学士之时,神宗皇帝曾令他监雕《万寿道藏》,从而让黄裳有机会对道家经典著作的进入深刻的研究,于无意之中窥到武功的门径。

    从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真经》、列子的《冲虚经》中感受到天地之气的浩瀚磅礴,悟出了吐息归纳的法门。据天地之气为己用,反省自身,达到身与心的融合修炼,从而开辟了一条形与内散与外的独特运功方式,使人身上的经脉能承受最大限度的冲击。

    黄裳在福州知州任上时,明教教徒四处蛊惑人心,不时有教徒攻击官府,造成小规模的骚乱。于是,黄裳集合各地乡勇、团练对明教进行攻击。而地方民团由于没有有效地训练,加上装备不够精良,在以方腊为首的明教教众的誓死抵抗中,黄裳组织的这次讨伐以失败而告终。

    几日后,黄裳孤身一人来到明教总坛,要以一人之力挑战明教几大高手,可说是艺高人胆大。当时明教上下都认为是个大笑话,明教正是最为兴盛的时候,教中高手如云。教主方腊,手下四大法王:曾埋玉、王宗石、吕师囊、秦渐辛都是江湖上响当当的一流高手。

    于是,一场场比武持续整整七天七夜,真真是一场百年难得一见比斗。一个在江湖上默默无闻的朝廷官员,用一种飘忽诡异的身法,神鬼莫测的招数,连挫明教四大法王。最后与方腊一战,黄裳虽然武功略胜一筹,然而实战经验欠缺。方腊观察他六天六夜,找准破绽,诱他上钩,从而重创黄裳。

    重伤的黄裳依然凭借诡异的身法脱身,明教众人心中骇然,于是明教众人就闯入黄裳家中找寻武功秘籍,寻无所获,就逼迫黄裳家人,导致一家惨死。等黄裳养好伤回到家中,看到的是一幅家破人亡的景象,心中怨恨冲天,于是他发誓报仇雪恨。

    从此黄裳隐居避世,钻研武道。山上一日,人间千年,恍然间四十年过去了。当黄裳练成绝世武功重返武林,四十年的物是人非,江湖已改,仇人已杳,明教因为造反早已覆灭,明教总坛已成为一片废墟,所有恩怨情仇似乎都归于尘土。

    然而不变的只有他满腔的仇恨,无法发泄的刻骨怨恨。带着对人生的绝望,黄裳毅然离开了人世。在绝世前,他记下了毕生所学,是为《九阴真经》。据说真经成书之时,空中电闪雷鸣,大雨倾盆,黄裳吐出几口鲜血,倒地而亡。

    黄裳写下《九阴真经》时带着他终身的怨愤,带着他厌世的孤寂,于是这《九阴真经》中的武功便带着几分阴险狠毒、诡异莫测。仿佛黄裳的怨恨给真经带上了魔咒,在往后的百余年里,每当《九阴真经》重现江湖时,都会掀起一幕幕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

    无风浪不成江湖,无恩怨不出豪杰。

    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王重阳大步离开了牛家村,没有回头。此时的林朝英正睡在温暖的被窝里,刚刚翻了一个身,想让自己的姿势更舒服一些。

    王重阳走在雪地上,心中在思索如何抗金。朝廷腐败无能,奸臣只图享乐,有志之士越来越少,一切都让他感到灰心意冷。不过一想到刚刚在那个小酒铺里达成的协议,他不禁又热血沸腾。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王重阳带着当初和他一起的五百个弟兄站在风雪之中。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五百男儿在雪中纹丝不动,一身紧身的黑衣,每个人的刀把上都系着红色的丝巾。好一幅北国壮丽雄浑的图画,好一个热血男儿士气高扬的动人场面。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远处一个凉亭里,一个老人在静静的看着这一幕。

    然后,人群散去,只剩下王重阳一个孤零零的身影。过年了,别人都要赶回去与亲人团聚。远处的老者在向他招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