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半年的时间都在四合院里或哭或笑,或愁或悲。自己都不知道写东西的理由,脑子里就是这几年的北京生活,有朋友的欢笑,也有好友的悲伤,有看得见的成功,也有摸不着的失败。
本想就如实记录,可是又怕触及记忆太深就伤了自己,也可能伤了周边的人,就胡乱编起来。故事里有很多人的影子,都是影影绰绰,似像非像,不像又感觉可能是的人和故事就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轮回着。
写书从来就没想到有什么意义,没有教育的意义,也没有娱乐的意义,也没有什么哲理人生的意思,就是顺着自己的思想就写,就把走过的,路过的,看过的,甚至是梦想的,都像演电影一样在笔下,罗罗嗦嗦就写了五十多万,可是朋友看了还觉得不过瘾,就让我接着写,说什么好多女孩都没有结局,要接下去。可是人生本身就没有结局,如何还能踏着青云,在天上看人间演戏呢?
可是戏还是要演下去,就构思了本书的姊妹篇,也可以说是续集——《蝴蝶很美也会飞》(原来想叫《十二钗》的),名字就很女气,可是还是男人和女人的事,《四合院》里的女人们正经八本的走上舞台,挥着云袖就舞弄着,还是有笑脸,有泣眼,有兴奋,也有无奈。
很多人说《四合院》的人物太复杂,描写的人物也很多,我也粗略地算计了一下,有着详细描写的大约有五十人左右,涉及到百人。我曾经仔细考虑过这些意见,可是还是没有接纳,不是我倔犟,而是生活就是复杂的,谁的生活圈子总也有这个数吧。
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忽略每一个人,只是重视程度分一下轻重而已,所以我还是继续我的思路,争取人物更加丰满些。我不是专业作家,也不是科班出身,只能按照生活的方式来描述,丰不丰满我就不知道,里面的确有几个比较丰满的女人,这也是丰满了吧。
哈哈。
北京是个世界综合体,北京人,外地人,外国人,构成了北京这个人群,都说北京人讲究圈子,这个不假,可是北京的圈子是圈子套着圈子,也就大同了。
《四合院》郭老太太代表的是老北京的群体,里面的主人公的父辈都是这一群体,他们踏实,有爱心,讲究原则,不过我没有描写这些,只是在谈话过程中反映一下。卓骅,志华等都是北京年轻人,他们的朝气和想法都是鲜活的不得了,每个人都有梦,可是需要有人推才可能向前,这也是北京年轻人的特点,所以很少有北京人自己开牛拉面馆的,外地人在北京的创业就成了他们的动力,于是他们就在这片天地上大显身手。
雯雯,晓娜,若茵等是外地人在北京的一群,保姆,嫁人,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的生活已经基本北京化,和北京人融于一体,只是在生活上还有着无奈地尴尬。
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有两个人物不能不提,也是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写的,写了又着墨不多?黄德奎和冯成大。这是两个有钱人的代表,他们春风得意,有大把的金钱,也是社会的决定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也是《四合院》这个故事的操控者。可以说所有悲欢离合的故事的资金都源于这两个人,可是这两个人又都有着自己的不幸,这就是生活。
生活没有完美。
《四合院》里涉及了影视圈,没有办法,北京市影视圈的大本营,或多或少都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我也没有避俗,《蝴蝶很美也会飞》涉及更多,这也是人生如戏的基本反映。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我希望每个人都有好戏不断上演。
你有,我也有。
20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