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明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卷 四海之王 第二十二节 了解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帝国也确实是在非洲获得了利益。不过,同时,明帝国商人在非洲的开发行动。也改善了土著人的生存条件,并且改变了土著人地生活方式,给土著人也带去了利益。后来,非洲地区抛起独立浪潮,其实也与当时明帝国在非洲地区所宣扬的平等思想有着很重要地关系。

    从本质上讲,明帝国与欧罗巴国家在非洲的行动是一样的,都是建立殖民地,并且通过利用非洲土著人的劳动力,掠夺非洲的资源等等。不过,在实际的行动方面,两者却有着巨大的差别。明帝国的殖民地是以非洲土著人为基础,并不是通过镇压,屠杀,乃至贩卖奴隶来获得利益的,而是通过剥削非洲土著人的劳动果实来换取利益的。相反,欧罗巴的殖民者完全就是用枪炮,刺刀来镇压土著人,在他们手下,土著人只有死路一条。差别就是,要么是被杀死,要么就是在他们开办的种植园,或者是矿山里累死!

    这种手段上的差别,带来地影响是很巨大的。当非洲土著人受够了红夷的镇压与压榨之后,自然就将明帝国当作了他们的救星。而这也是朱祁钰驱逐欧罗巴在非洲地区影响力的一个主要的办法。而当时,顾成林正是按照这一办法来扩大明帝国在非洲地区地影响力的。

    在占领了纳米贝,当地土著人逐渐对明军产生了信任之后,顾成林与这些土著部落的酋长达成了协议,明帝国为他们提供劳动的机会,以及生活所需要的物资,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支付工资报酬。而这些土著人则必须要在明帝国开办的种植园,矿山里进行劳动,用他们的劳动成果来换取应得的报酬。

    有了在开普敦,诺里斯,鲸湾等地的经验,顾成林很轻松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而那些土著部落的酋长也都答应了这个协议。当时,种植园基本上都是远征军建立地,而且收入归远征军所有,当然,其中的很大一部分,要按照帝国新制定的法规上缴国库。不过,数年之后,明帝国的商人开始向这边投资,而且很多明帝国的百姓也开始向这边移民,顾成林就将那些属于远征军的种植园,矿山出售给了商人,移民,让他们直接与土著人进行交流与沟通。而随着明帝国移民的不断增长,再加上纳米贝有着大量的贵金属矿藏,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就有至少十五万明帝国百姓移民到了这里来,建立了自己的家园。而这也让纳米贝成为了明帝国在非洲地区最大的几个移民城市之一。数百年之后,虽然纳米贝所在的国家已经独立,不过,生活在这里的明裔却达到了五百多万,成为了这个国家第二大民族!

    可以说,顾成林在当时所做的,就是为今后的移民打下基础。至于今后会发生些什么事情,顾成林是不可能想到的。当然,也没有任何人能够预料到几百年时间内可能发生的变化。但是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甚至是种族,要互相了解,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充满了麻烦与困难,甚至会在某些时候反目成仇。不过,随着了解的相互深入,随着相互交往的加深,随着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民族之间的了解与信任必然得到加深与巩固,而那些在数百年之前就向大海,向陌生的地方迈出了脚步的探索者,那些首先到达这些谋生地区的帝国军人,为民族之间的了解与信任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因为红夷先一步撤离了纳米贝,所以明军在这里并没有与红夷发生战斗。顾成林所做的,大部分都是善后工作,准确地说,是为红夷擦屁股的工作。当然,他也建立起了明军的信誉与威望。这让顾成林显得不像个将军,更像个政府的官员。也正是如此,顾成林在稳定了纳米贝的局面之后,就派人送了封信回去,要皇帝给他派一些政府官员过来,虽然他也很好的处理了与土著人之间的关系,不过军人的职责是征战,而不是处理国际间事务的,干这方面的应该是政府的官员!不过,要近两年之后,朱祁钰派去的官员才追上了顾成林的步伐,而那时候,顾成林已经用不上这些政府官员了。

    当然,顾成林没有忘记军事方面的安排。他分别从三条渠道获得了关于红夷的情报。一是北上的侦察舰队送回来的情报,二是那些投靠了明军的欧罗巴商人提供的情报,三是当地土著人为明军提供的情报。而这其中,侦察舰队的情报最为重要,因为这些侦察舰队不但要查明红夷的下一个据点的准确位置,而且还要为主力舰队探明海上航线,这才能够让主力舰队顺利北上。当然,顾成林手里还有一件法宝,那就是皇帝交给他的那幅“世界地图”。

    “将军,现在我们基本上确定了,红夷的下一个据点在北面七百多里外的罗安达。”作战参谋在海图上标出了这处红夷据点的位置,“按照那些欧罗巴商人提供的情报,这里是法兰西王国的建立的据点,而且这附近都是法兰西王国的势力范围。那边的守军大概有八千人左右,另外应该就有一支法兰西王国的地方舰队,如果我们现在北上的话,后天就能到达!”

    顾成林并没有仔细听作战参谋的讲解,他的目光一直落在了那幅世界地图上。

    “将军,要让舰队做好出发准备吗?”

    顾成林一惊,转过头来看了一眼作战参谋,说道:“不,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