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病人的苏醒和各项生命体症的变化,中心监护室里了起来。
李静尽起助理的责任,声音很清脆:“心脏彩超结果显示,二尖瓣置换生物瓣后无瓣周漏现象,心功能稳步恢复中,预计三个月到六个月后达到正常人的标准。”
张民清接过片子仔细看了两眼递给高顺,高顺扫了几眼随手放在旁边,几个人一起看下一份检测结果。
李静继续报告:“心率90-100次每分,PT23-25秒,INR20。”
张主任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心率过快了,如果能控制在70-分是最理想的。”
高顺想了一想点点头,很轻松的吩咐:“加用一点倍他乐克。”
张民清频频点头拽过处方笺写,一边写一边念:“拔管后口服地高辛一粒,双克一粒……华法林……”
写完了以后拿给高顺看看,没什么问题了才兴冲冲的看手表:“已经十二个小时了,效果这么好,是不是可以拔呼吸器了。”
高顺摇头,表情并没有轻松多少,反而很有耐心的拽了张椅子坐下,盯着电子仪器眼睛都不眨一下。包括张主任在内的几个值班医生和护士,都好奇的看着他,不知道他脸色为什么这么凝重。
张民清小心的问:“你是不是在等什么?”
高顺又是一摇头没说话,他做的手术他心里最明白,手术操作难免损伤到心肌,他确实在耐心的等待,中心监护仪上的光点跳的很稳定。却被他嗅到了一丝不寻常地味道。很难解释那是不是一种直觉,当然有时候直觉,也是建立在水准之上的东西。
思索片刻不打算再等了,抬起头来盯着心电图仪器,轻描淡写的吩咐助手:“记录一下,行大剂量联合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多巴+.……”
在场的当然不是外行人,很快从他的话里面琢磨出点味道,低下头去深深的思索起来,这无疑是一连串很复杂的医学理论。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层面实在是太广泛了,涉及到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涉及到交感神经中枢系统传导原理,数也数不清的那么多地理论层面。
张民清想了一想就放弃了,抱怨起来:“不行了脑袋不够用了,我得去查书。”
一个值班医生提醒他:“查书也应该没什么用吧,高医生开这些药。明显是直接刺激心肌的,高医生是在担心术后低血压吗?”
李静做的功课明显就多了,斯文少女努力的想了一想,突然眉头松了起来:“低心排血量综合症。”
其他人一起茫然,这种大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多了太复杂了,怎么敢确定是这一种的。高顺突然一阵焦躁不安,干脆把处方荐拿过来自己写吧,刚写完了心电监护仪器就有变化了。
张民清触电一样蹦了起来。冲到屏幕上盯着猛看,还无意识的念叨:“Q-T间期延长了,ST-T改变……心肌缺血?”
话说到这里已经很明白了,就在几分钟以前。李助理也是这么说地,可就不是低心排血量综合症,当外科医生的可能在某本教科书的一个不起眼的位置,找出来这么一小段话来:低心排血量综合症,最早提出于1969年……
表情复杂的护士带着药单到药房去了,通常手术做完了也就是听天由命了,在并发症的问题上积极和消极的区别,无疑就是一个本质的区别。当然水平不到家,也谈不上什么积极预防。
这唯一的并发症,让省医院地外科医生们再次瞠目结舌。从昨天开始手术到今天出现并发症,似乎所有的问题都在这位高医生的预料和掌握之中,如果说一般人做手术是听天由命。那么这个又酷又冷的年轻男人,无疑进入到一种层次了,那是一种令人敬畏地,足以掌握生或者死的层次。
空调房间里温度很合适,几个人莫名其妙的同时打个寒噤,包括张民清在内的人,看着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的男人,突然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如果一个人的医术可以达到这种未卜先知的程度,连什么时间出现哪种并发症都可以提前预测出来,那么是不是应该把他当成,可以跟死神平起平坐的人物呢。
张
笑连连:“老兄你吓到我了,你……”
高顺惊醒过来心叫惭愧,他可以发誓这只不过是一个巧合,纯粹只是个巧合,巧合的关键之处在于丰富地战地救援医疗经验,外加平时大量的阅读,说白了就是一个经验积累的问题,也没有什么好神秘地。
第二天早上,ICU病房中心监护室。
—
张民清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李静可爱的捂着小嘴打个哈欠,只有高顺还在警觉的盯着各种仪器,一直等到药物起作用了,整个人神经才舒缓下来,抬腿的同时不小心踢翻了一张椅子。
张民清惊醒过来,下意识的问:“并发症缓解了么?”
高顺舒适的伸了个懒腰,故意闷哼了一声吓唬他,张主任吓了一跳下意识的往电子仪器上扫,看了几眼兴奋的一握拳头,显然药物治疗效果很好。
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