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很快就起作用了,三个人戴着大口罩互相看了几眼点点头,然后由主刀医生从胸骨正中切口,老辣的手法再次引来张主任注意的目光。
用一个词来形容叫做举轻若重,小小的手术刀在高顺手里好象很沉重的样子,却偏偏又格外的灵巧,看起来既矛盾又顺理成章。无非是经历了千百次的锤炼,普通人很难有这种大气的表现。手术刀在一个精确的位置戛然而止,就好象用尺子量过那么精确,然后轻轻的提了起来,观者一起叹一口气。
看高顺用手术刀就好象在观赏一门艺术,连刀下绽开的血花都显得绚烂,这么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器械护士把用过的器材接了过去,叮的一声放到托盘里,演练了一整个下午的助手们忙碌了起来,把导管和机械辅助设备拿来过来,帮着主刀医生建立体外循环。
高顺眼睛也不眨的盯着心室流出道,然后在一个适当的时间轻轻的把导管插在肺主动脉上,然后是另一根接左心房的,淡红色的血液很快充满了透明的导管,很绚烂也很凄美。紧接着就可以阻隔肺动脉了,每个步骤都在紧凑中进行。
这时候就看出水平高低了,其他人还在迷茫的时候,高顺和张民清不约而同的抬头紧盯着电子仪器,几秒钟后又一起低头,肺动脉没有急剧升压的迹象,病人成功的度过了第一个生死关。
这么说起来挺悬乎的,其实也挺简单的,不懂的永远也弄不清楚,病人什么时候可能会出现哪种致命的反应。
张民清很快皱起眉头,轻轻提醒一句:“血管阻力。”
高顺头也不抬,手底下继续忙活,如果他能够在循环降温的过程中,把左房右房到肺动脉反折的地方处理干净,无疑可以大大的节省手术时间,权衡利害之下,血管阻力稍高的风险他完全可以接受。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手术,你总要在手术里面对这样或者那样的风险,很显然,张民清思考过后也不得不接受了这个无奈的结果。只不过在应急处置上,他的反应明显要比主刀医生慢了那么半拍。
这就是需要拿出真本事的时候了,生死悠关,混是肯定混不过去的。
终于轮到了最要命的时候,高顺看了几眼电子仪器,然后轻轻的喝一声:“停跳液1000毫升,冰盐水。”
旁边李静早就等着了,亲自动手把冷晶体停跳液灌下去,旁边张主任同时用冰盐水给心肌表面降温,就等着高顺随时下命令停循环。三个人虽然是第一次合作,却配合的天衣无缝接近完美。
手术里的所有人都跟着紧张起来,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高顺紧盯着测量鼻咽温度的仪器,温度很快下降到30度,29度,28度,到了25度的时候,张民清下意识的看了他一眼,似乎是心有余悸想说点什么,而高顺始终不为所动,站的四平八稳。
鼻咽温度下降到23度,张主任眉头稍微动了一下,大颗的冷汗顺着眼镜框流了下来,旁边的护士慌忙帮他擦汗。
21度,高顺轻喝一声:“停!”
导管里的血液应声停止流动,温度数值从21度继续下降,最终稳定在19度,一个偏低却很微妙的数值,在场的内行人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反应最直接的还是张主任,用复杂的眼神看了高顺一眼,显然被主刀医生那种尺度上精准的拿捏,大为折服。
没有时间想太多,手术刀划开心肌,露出里面错综复杂的结构,术前预计的停循环时间大概在一个小时,高顺并不认为这是个保险的数据,张民清很可能跟他是同样想法,用尽全部精力配合处理血栓部位。
最高兴的是外围的老院长,哼着小曲摇头晃脑:“成了,若非胸有成竹,又怎么会胜似闲庭信步,成了。”
外围护士没大没小的乱开玩笑:“院长,您这是唱的哪一出啊。”
老院长被人识破用心,恼羞成怒:“好好干你的活。”
临退休前赶上这么个大场面,他也算是功成身退了,也是高顺没敢告诉他下一步的打算,不然怕把老人家吓出心脏病来。
这个时候有个穿着手术服的人推门进来,老院长一皱眉头就想发飚,这是谁家的倒霉孩子,谁允许他手术中进来的。等到他看清楚了来的是谁,腿一哆嗦尴尬的迎过去,小声嘟囔:“马局长您怎么来了,你看我这……”
马局长很随和的跟他并肩站在一起,呵呵一笑:“我是路过的,顺便来看两眼。”
恐怕不只是随便看看那么简单吧。
只用了不到五分钟,高顺就成功的在内膜与中膜之间建立了一个剥离面,第八分钟,左肺动脉成功剥离,张民清被他的快节奏带的稍微有点狼狈,大颗的汗水不停的滴,旁边的护士不停的帮他擦,却总算被他稳住阵脚,没有当场出丑。
外围的马局长有点惊讶:“这个助理很不错啊,居然能跟上这么快的节奏,这是郊区医院哪位医生?”
老院长很自豪:“省医院外科的张主任,也是咱们郊区医院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