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新三国演义(下) 第七十五节 吕宋平叛之采石场之战
阳高高挂起,天空中万道光芒,地面炽热一片。
两支敌对的部队,都汗流浃背地向着既定地方进发,军旗招展,兵器闪光映亮大地。
那是离城六里远的一座巨大的采石场,出产花岗岩供应周边地区,由于长期的开发,地区内的原始森林的树木早被采伐一空,留下的只是灌木丛和后来种的草,极为合适会战。
古尔古塔的部队占据了一道低矮山脊,他似模似样地布置了他的部队,四万五千人连绵三公里,呈阶梯分布,低的在山脚下,高的在山顶,将山脊的一面全部布满,人头涌涌,黑压压一片,另外他还有八千人的预备队放在了山脊的另一面。
他没有多少骑兵部队,只得三百骑兵,一来帝国军、民众撤退时,马是重要物资,能够带走的统统带走;二来就算有马匹,被大酋长强行带走和小角色们私自弄走的实在也不少,所以没得多少骑兵,不过倒是有三千弓箭手。
与土著军占领的山脊遥遥相对的有另一条山脊,距离大约有二公里远,五万帝国军就驻守其上,两条山脊之间是一片起伏不定的谷地——实际上是被挖掉、开膛破肚的原石采集区,人们采光石头之后,现在已经荒芜,长着稀疏的草。
由于时间紧,一下船就直接开赴前线,兼且道路崎岖。帝国军地重武器没能拉来,同样是骑兵也不多,连军官都要步战。
约在上午十时许,两军部署已定,于是一方擂鼓吹号,另一方不甘示弱,有样照做,“咚、咚、咚……”鼓声密集。军号嘹亮,在空阔的山谷滚过,荡来荡去,声传百里,震撼人心。
草木萧萧,天地之间满是肃杀之意。尘埃遮山,甲兵怒冲天!
站在土著军山脊的最高点往下看,情景真是非常骇人。
雄赳赳气昂昂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帝国军,都穿着黑色的衣甲,就象海水涨潮,无边黑色的浊流涌向大陆,淹没掉面前的一切!
一阵风吹来,如一片水面的阵线忽然波澜汹涌,那是帝国军地旗帜在迎风飘扬。
看到眼前这一切,土著兵许多人脚皆战栗。手心捏了一把汗。
古尔古塔的进攻意愿不足,只想让人家来攻。不想自己的人没经历大仗,看到帝国军势大。一些人脚软要拉稀!
排在各处的军乐队鼓乐齐奏,渐渐密集,动人心魄,帝国军人的心跟着“蓬蓬蓬”有力地跳动,周身上下,不其然地阵阵热血沸腾!
“杀过去,杀得他们尸横遍野!不要俘虏,一战定吕宋!”帝国军中的政委们如是说。
战斗前。土著军地军官则道:“打胜这一仗,我们就能够站稳脚跟。我们的的自由将更加持久。”
帝国军阵势为山字形,每一个前出的“臂”都有一万人,下面一“横”有二万人,整个部队的正面比起土著军少了一半,以20构成一个方阵,一个接一个的方阵阵容整齐,缓缓越过山谷低地,往土著军的阵地攻去。
张辽的计划是以山字形的尖端硬捍土著军地中军,打掉他们的中枢后来个中心开花。
土著军地战术则是尽量消耗帝国军的力量,以逸待劳,等帝国军地力量衰竭完了来个后发制人,这是迫不得已的战术,因为土著军的统帅古尔古塔湛根本不敢相信自己几万人的部队在复杂的战斗环境中被他所掌控,缺乏训练的他们在与帝国的职业军人对攻时很容易就陷入混乱中,战斗中会打乱自己的布置——你叫他向东他可能向西,你让他停止前进他却继续追击,也就是说不能做到如臂使指。
就在帝国军地前部接触到土著军时,古尔古塔的弓箭手一齐发箭,劈头盖脑地箭枝倾泻而去,猛烈得就象一阵疾风,掠过土著的头顶,往帝国军部队中卷去,立即闪出炽热的火花和喷出血光,
帝国军用盾牌抵挡,夹在队伍中的弓弩手同样还给颜色,只是帝国军处于进攻进程中,前阵派出去的弓箭手不可能太多,而土著的弓手水平太次,虽然有一部分帝国军的制式弓,却弓力不强,射速不高,因此大家谁也没有给谁造成很大的伤亡。
双方马上凶狠地厮杀在一起,鲜血和骨肉横飞,粗野的呐喊声和惨叫声此起彼伏。
从山顶往下看,阳光笼罩下的战场,人们挤成一团,人群中飞逸出一片片奇异的、瑰丽的红雾,那是大刀片砍出的血雾!
帝国军固然是士气如虹,土著军同样不缺乏勇气,竟然与帝国军对攻。
他们许多人不会用刀剑,或者在这个大场合里,会用的动作变形、忘记(帝国)教官教过了什么,就尽会在那里胡乱地用刀乱砍,用剑乱刺,而不是杀向帝国军的致命处。
战斗中讲究的是一击必杀,很快地,土著士兵要不被手段更高超的帝国士兵杀倒,要不就是因为用力过多、过猛,导致体力迅速下降,而这意味着在凶险的战场上死亡率大增!
相比之下,久经战场、训练充足的帝国军杀得更有效率,更有水平,出手更加果断,往往能够抓住敌人的任何一处破绽,给予敌人致命的打击。
甫一交战,帝国军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