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球三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大进军:席卷大西南北 第四十三节 大丰收(一)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5)▋

    田地里微风吹得麦浪滚滚.像一匹绸缎在庄稼人的脚下波光荡漾。

    “今年真是好收成啊!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年景。”庄稼人用手巾擦着额头上的汗珠,按捺不住满腔的喜悦。

    大家都知道帝国的自然保护得好,森林、沼泽和湿地样样不缺,水利设施够力,极大地削弱了水涝旱灾。更在皇帝的教导下,农民维护着生态平衡,猫头鹰在夜晚的天空上盘旋,差不多每亩地都有几窝蛇在活动,夏季听取蛙声一片,农民走过稻田时看见蜘蛛网都小心绕道而过……益虫益鸟得到了人类的保护,让鼠虫灾害被压制在一个低下的水平。

    全年风调雨顺,天公做美,在华南地区,台风居然是在人们把粮食入库后才跑来作客,农民伯伯大呼老天爷真给面子!

    从夏季开始,进入收获季节后,各地捷报频传,大部分作物产区的亩产量和总产量都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无论是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苹果、雪梨、西瓜、荔枝、桃子这类的水果,还有芝麻、花生、油菜、甘蔗、甜菜、大豆这些经济作物,在田野里金穗堕地、山头上果实压枝,它们发疯般地成长,长势旺盛,硕果累累。

    今年地收成比去年多上三成以上!早在夏天。已经判断出有大丰收,中央给地方上紧急拨款,构建仓库,增派人手,只是始料未及的是还是不够用。

    继续扩建仓库,削价拍卖贮藏的旧粮以腾出仓库接收新粮,同时鼓励农民也进行投资小仓库收藏,官府宣布对粮食和经济作物实施最低价控制。确保农民利益,以免谷贱伤农的情况发生。

    到了收获季节,简直象打了一次大仗,农民全家自不用说,连向来作秀的皇帝都足足下乡三天(平时他至多不过是意思意思,最多不到三小时)。皇家后妃则下乡七天。官府的官员、各州的国民警卫队紧急动员起来,大量上山下乡,帮助收获,人手依然不够用,甚至连大学生也停课下乡帮忙(他们是要付工钱的),忙到四脚爬爬喘气有如老牛,回来时个个都瘦了一圈。

    这一年上市地水果价格几乎便宜过塘泥,人们敞开肚皮来吃,果干也做了不少,许多地方的果农懒得摘果。干脆搞生态旅游,打广告邀请人们到果园里花钱包下一株树。爱怎么吃就怎么吃!

    除了植物收成,肉蛋奶家禽和鱼肉也创下有史以来的最大量的收获。物价比去年同期下降达四分之一。在百姓家庭的餐桌上,米麦粮食所占的比例大大下降了,肉蛋鱼类全面进入了千家万户,这在过去许多地区都不敢想象地,从此深刻地改变了帝国的生活。

    大丰收已是定局!整个社会都是喜气洋洋,报纸的标题宣称道:“我们已经进入了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年代!”

    按官府的说法,认为推行的“菜篮子工程”完全见效,食物、水果供求形势已经从过去的短缺转变为供求平衡。丰年有余,由于各地全面引进技术和良种。加上大一统国家里的大流通、大市场的影响,百姓生活产生了质的变化。

    更深一层来说,农业地大发展解决了百姓的生存问题,必将能够解放出更多地生产力,投入到帝国新兴的工业中,可以预见到未来社会地发展前景是多么的美好。

    迷信的人们大量祭祀龙王、土地公和山神,感谢上天的恩赐。

    不过,近日来在建业发行的《太阳报》的销量激增,它上面的头版头条是:“大丰收的真正原因!”吸引了很多读者购买。

    《太阳报》是一家民间小报,它有自己地狗仔队,专门刊登八卦新闻,挖掘名人明星轶事、内幕消息,报纸中有数版用于壮阳药和性用具广告,趣味低下,。它曾经多次被罚款和停业整顿,不过总能复刊,拥有一定的读者群。这几期它都在连载大丰收地真正原因,它的记者写道:“所谓龙打一声喷嚏,落入凡间就化一阵风雨。本国的真龙天子,臻使今年大丰收,主要是大量纳美女进宫,龙种极为旺盛,甘霖广播,雨露润泽,丰收也就理所当然!”

    记者不慌不忙地写道:“这不是吹牛皮来者,已有先例,帝国历青武十一年(公元220),皇帝下南洋打仗,一年没归,龙种不入皇宫,后妃贵妇们没得临幸,连带帝国的收成也倒大霉,天灾不断,严重歉收,导致第二年要改元(为青龙)。”

    看到报纸的人们初时都有点奇怪,因为皇帝在立国后选妃纳采女进宫,说了是每隔十年来一回的,临事时大肆铺排,四方争送,搞出很大阵仗,现在社会上并没有听说到什么动静呀,不仅如此,一些家有美女的家庭居然有些怨气,皇帝不是说公开透明的吗,为什么不给机会给他们,不让他们送女儿进宫?!

    向往民间听闻皇帝选采女进宫,都是鸡飞狗跳,除了一些利欲熏心以卖女求荣不顾女儿幸福的家长外,大部分的父母都急着把他们的女儿早早许配给人家,甚至还出现过拉郎配,在街道上随便找一个男子和自家女儿结婚,送进宫里去时骨肉分离都是哭断肠,总之民间并不乐意送女进宫,导致皇家在选秀女时要先下诏禁民间婚配。

    可是帝国就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