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球三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北疆风云录 第三十九节 柳林团之战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长长的马队,踩着融雪向南。

    轲比能与金破木行进在队伍中,表情严肃。轲比能胡子拉碴,面容憔悴,被面具盖着的金破木虽然看不到他的表情,可是双眼也充满了血丝……

    跟随他们的鲜卑勇士们都脸色凝重,眼蕴悲愤。

    这个年他们过得并不好,元军的绞杀战对他们的族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大量牲畜的被屠杀,造成鲜卑人的食物补给和马匹严重匮乏,幸存下来的牲畜藏在小草场里,牧草不足,被迫在冬季里还要四处转场,遇到暴风雪袭击,损失非常大。

    人倒霉就是喝凉水也会哽着,进入了正月后,鲜卑各地的狼患大起,给牧民们增加了巨多麻烦,幸存下来的牲畜也在人与狼的战斗中进一步损失掉。

    鲜卑人并不是能够不吃人间烟火的神仙,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倒省下很多事来,而李亦奇会马上割让长城以北给鲜卑人自治!

    现在鲜卑人什么都缺乏,牛、羊、马匹、弯刀、弓箭、盐、茶……乃至于士气。

    轲比能的部队是由多个部落拼凑而成,之间并不一心一意,全靠轲比能的威望才联系在一起,元军的凶残吓坏了一些部落,他们纷纷叫嚷着要离开长城边,躲到边远的牧场等那个狂人(他们是这么称呼元帝)的风头过去后,再回来报仇雪恨。

    不是吗?祖宗都这样说的,汉人们是舍不得离开他们温暖的窝的。

    他们的懦弱想法遭到轲比能的痛斥:“此一时,彼一时,连本大人远在卢朐河的牧场都没有逃出元军的毒手,你们还能逃到哪里去!”

    不少部族与轲比能站在一起,准备与汉人拼个你死我活,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部族,趁着冬天分散过冬之机,在春季时偷偷地离开了,走得远远的。他们甚至有过投降的念头,但是听闻帝国的同化政策后,向往自由,尊重传统的他们想想还是有多远就跑多远吧。

    现在轲比能所有的骑兵总共八万人,除了精壮,还有白发苍苍的老头和稚气未脱的少年,比率为5:2:3,是本部鲜卑最后的血本了。

    好消息还是有的,轲比能、步度根、呼厨泉三个首领决定一开春,马上发动进攻。

    肩负重任的金破木在冬天冒雪到了高句丽,非常容易地说服了高句丽国王,仅仅用了“唇亡齿寒”就让他同意出兵,看来他也非常在意北方的形势。

    先前,高句丽也曾以盐铁换牲畜、派出工匠和少量雇佣兵的形式支持鲜卑人,现在更是直接出兵。

    轲比能现有八万人、呼厨泉动用了五万人、步度根拼凑了十二万人、加上高句丽五万人,足足三十万大军,向着元帝国发动了疯狂的攻击。

    各首领痛定思痛,统一了看法,认为不能被动游击战,如果让元军进入草原,那么鲜卑人就要付出惨重代价!必须集中兵力,主动出击,把元军打痛打伤,让元军不能派出军队实施绞杀战,最好能迫使元军与他们讲和,此为上上大吉。

    金破木为大家制订了专门进攻各小城镇、村、小哨所的策略,切断交通线,不打坚城,把战火引入元军的统治区,让元军头痛。

    二月中,微微春风吹拂,马牛羊在草原上啃着露尖不久的嫩草,轲比能匆忙纠集了五万人,神不知鬼不觉地越过长城,通过了幽州,进攻冀州。

    幽州元军驻扎了二个骑兵军,实力雄厚,城市也不多,元军布署比较密集。冀州就不同了,城市多,人口也多且富裕,鲜卑人侦知翼州守军以步兵为多,难以威胁骑兵。

    与去年态势不同,当时鲜卑人聚居之处靠近长城,甚至大量进入了幽州、并州境内定居,所以元军向他们进攻,大获其利,并且鲜卑骑兵也被牵制,就算他们的首领命令他们南下,他们也因为记挂着家人致使军心不稳,无心恋战,轲比能曾命令一部分骑兵到冀州搞破坏,没有收到效果。

    到去年底,鲜卑人被迫或者主动撤离到了广阔的塞外草原上,反而脱掉了鲜卑骑兵的包袱,利于他们的出击。

    五万鲜卑骑兵,过了帝国弃守的易、中山国、安喜,被一条大壕沟挡住去路,这壕沟,宽五米、深三米,从石邑、常山、安邦、博陵、勃海到海边,挖有多条,是诸葛瑾还在冀州时组织民力挖出来的。

    轲比能一声令下,一万人下马,拿起土木工具掘土填沟。

    人多力量大,很快填出了五条大道,骑兵依次而过。

    填沟很容易,诸葛瑾挖这些壕沟,并不指望能够阻住鲜卑骑兵的去路,而是在于限制鲜卑骑兵的移动范围,他们有备而来,当然容易过,问题是当他们被追击时,就不见得能从容而过了。

    鲜卑骑兵过去三个小时后,沿着壕沟边过来几骑元军侦察轻骑,发现了被填平的壕沟和众多杂乱的马蹄,不由大惊失色,狂奔回据点,点燃烽火!

    火和烟,传递了鲜卑人入侵的信息,霎时一个烽火接一个烽火,向翼州后方和幽州方向传递。

    轲比能郁闷地看到烽火在他的后边升起,不久后,前方也升起了烽火、远远的有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