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统三国篇 第二十九节 曹操称帝,刘备凑热闹
群凶,与百姓除害,德泽四海,故朕效尧、舜之道,以国相托,望魏王不吝领受!”
天子一副委屈的小媳妇样,曹操感慨万千!(注1)正要推辞,夏侯惇在他耳边道:“兄若不为帝,恐失天下之心也!”曹操转目四顾,只见台下集大小官僚四百余员,御林虎贲禁军及百姓三十余万,齐声呼喊:“魏王应受汉禅,魏王应受汉禅!”万众归心,声如海啸!
形势发展至此,已由不得曹操不从了#蝴轻叹一声,接过了献帝献上来的玉玺!
台上台下全体官吏军民全部跪下,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早有礼官读册,告之于山川社稷、列祖列宗、五湖四海,天下臣民,曰汉献帝行禅让之事,读册已毕,魏王曹操即受八般大礼,登了帝位。钟繇引大小官僚朝于坛下。改元为黄初元年。国号大魏。操即传旨,大赦天下。谥父曹蒿为太祖宣皇帝,降旨封汉献帝为山阳公,即日便行。献帝含泪拜谢,上马而去。坛下军民人等见之,伤感不已。操谓群臣曰:“舜、禹之事,朕知之矣!”群臣皆呼万岁。后人观此受禅坛,有诗叹曰:“两汉经营事颇难,一朝失却旧江山。黄初既学唐虞事,从此三国鼎立起。”
曹操答谢天地后,受群臣朝贺。知华歆之功,乃封华歆为司徒,钟繇为司空;大小官僚,一一升赏。结果魏国上下,士气稍复,都尽心尽力,以待过得几年艰苦时期,再大举反攻!
至此,江南的敲山震虎之计大成!借曹操方面疑惧之心,靠内奸华歆推动(注2),无所不用其极,用曹操之手废了汉天子!时为建安十五年五月十五日,东汉遂亡!(注3)
早有人到成都,报说曹操自立为大魏皇帝;且传言汉帝已遇害。汉中王闻知,痛哭终日,下令百官挂孝,遥望设祭,上尊谥曰“孝愍皇帝”。玄德因此忧虑,致染成疾,不能理事,政务皆托与孔明。
孔明因虑并无大功于刘备(开玩笑,他在演义中的什么博望坡用兵、火烧新野、赤壁之战全被李亦奇领去了,出击关中,又屡被司马懿所拒,出击凉州,又被凉州别驾钱进以游击战击败!),遂与众人商量,言天下不可一日无君,欲尊汉中王为帝,诸人赞同,于是齐齐劝进,刘备小贩一个,见已有望坐龙椅,心中早就千愿万意,扭捏作态一番,终允诸臣之请!
得汉中王之允,博士许慈、谏议郎孟光掌礼,筑坛于成都武担之南。诸事齐备,多官整设銮驾,迎请汉中王登坛致祭。谯周在坛上,高声朗读祭文以告天下,刘备自立为大汉皇帝,以承汉嗣,文武各官,皆呼万岁。拜舞礼毕,改元章武元年。立妃吴氏为皇后,长子刘禅为太子;封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大小官僚,一一升赏。大赦天下。两川军民,无不欣跃不提。(注4)
至此,曹操为帝,刘备也凑热闹,而江南的李核心会否跟进呢?且看下一节!
注1:三国演义中,操曰:“孙权、刘备各霸一方,不尊朝廷,当如之何?”帝曰:“尽在魏公裁处,”操怒曰:“陛下出此言,外人闻之,只道吾欺君也。”帝曰:“君若肯相辅则幸甚;不尔,愿垂恩相舍。”操闻言,怒目视帝,恨恨而出。
点评:事实上,曹操以前对汉朝的忠心,远远比其它官吏忠心得多,与其说他有僭越之心,倒不如说他对汉献帝失望!恨铁不成钢!不然,皇帝说政务归你曹操管辖,若真是权臣,正好行事,何用恨恨而出?当然也有另外解释,不过结合以前曹操所作所为,实际他的忠心度远远强过袁绍刘备等人。实例:他冒生命危险持七星刀去刺杀董卓,首倡义兵发矫诏,在各路伐董诸侯不和时尽力周全,在老懵董后撤时,就他一个人引兵去追等等。
注2:华歆本是小人,自归了曹操,才发现曹操这边食用远不够江南好(钱少,美女不够靓,用器太差!),江南的GRU趁机招募他为双面间谍,代名为“变脸”!
注3:为何要花大力做敲山震虎?儒家极重礼法,若皇帝是以废前朝而立,则皇帝则要背上恶名!亦奇之为政,极讲名声。绝不是想打谁就打谁!很多人动兵,都带有随意性,指哪打哪,实际上根本不可能的!若是如此,打多几仗,名声全臭!特别是原来无甚名声之人!至于有人会说亦奇好色,不错!但相对而言,女人在汉朝地位极低,士大夫根本不以好色为主要问题,只能算是次要问题。
注4:看三国演义第八十回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很有意思,孔明劝刘备称帝,备曰:“吾非推阻,恐天下人议论耳。”此其一也。其二为刘备称帝后,立即以为关公报仇为名去伐孙权,所谓国家,国贼是曹丕,家贼是孙权,国字当头,孰轻孰重,一目了然,赵云曾曰:“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刘备不听,可想刘备对汉朝有多少忠心度了!是以三国中,吾不对刘备有好感,觉得刘备是个伪君子!
不过也很正常,一边是同甘共苦的兄弟,一边是没有什么好处给的汉朝。要哪一个呢?肯定是要兄弟!但问题是刘备口口声声自己忠于汉朝,所以给人的感觉就不太好了。
现在首页中间有一个推荐,那么每天晚上十二时一节更新!一直到国庆,都GC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