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之铁血抗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卷 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三四九章 下一个目标,日本列岛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冲绳之战,由于日军的拼死抵抗,整整打了一个月零十三天。

    在整个冲绳作战中,美军的几个海军陆战师和步兵师除了在登陆之初和中国军队同时进击之外,在随后的战斗中,他们基本上就只充当了看客。美国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在战斗中,面对着日军密集的弹雨,中国军队却似乎总是毫无畏惧。他们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每次战斗打响,中国人总是会抢在他们的前面,向日军发动进攻,冲上去和他们肉搏。

    一个美军的随军记者在他的战地日记里写道:“我从中国人的眼睛里看到了仇恨,仇恨,无尽的仇恨。在此之前,我读过一些关于中国的书籍,那些东西告诉我,中国是一个善于遗忘仇恨和喜欢宽恕的国度,他们的善良与其说是善良,还不如说是一种愚昧和懦弱。但是在这个战场上,我觉得写那些书的作者都是他妈的白痴。如果谁会因此以为中国人可以欺负,那就等着瞧吧。从他们和日本人作战的那种凶狠和暴力来看,惹恼他们,后果绝对是非常可怕的。”

    美军的随军记者看到的,只是他跟在美国海军陆战师里看到的场景。不过,随着美军在战斗中后期已经转为二线后备部队,他也无法进一步的对中国军队的战斗进行跟踪采访。禁止采访的命令是冲绳战役陆军最高指挥官,来自中国的古地上将下达的。这个记者虽然很敬业,却始终无法越过中国宪兵的拦截到前面去。

    17日,新7军200师攻占琉球故都首里。这实在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也是琉球国历史上首次有宗主国的军队进入他们的都城。当然,新7军的官兵并没有得到鲜花和掌声,1879年就被日本正式吞并的琉球国现在还有多少人心向中华,实在是一个未知之数。200师遇到的,是借助城内的一墙一屋与中国军队交战的日军。不完全是正规军,还有些是由当地居民、女高中生武装起来的特别团。

    司令长官古地早已经下了命令,不接受任何一支日军的投降,并且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不得给予他们切腹自杀的机会。

    但是这种半正规的武装居民呢?

    新7军军长丁强的装甲车已经跟随部队进城,并在首里旧王宫外面建立了军部。之所以没有在王宫里,是尽力的避免一座古迹遭到炮火的损害。丁强在向古地汇报之后,得到的指示是,可以接受武装居民的投降,但是要甄别身份,如果是琉球居民,可以先给他们难民的待遇,提供食物和医疗。如果经甄别是冒充的日本人的话,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

    这身份的甄别也太难了吧?丁强放下电话就有点抓狂了。他又不是历史学家,或者人类学者,他拿什么去甄别啊?再说他们的语言听起来还不是差不多的。情急之下,丁强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他命令部队,可以接受武装居民的投降,但是,凡成年男性,要给他们出一道试题,凡是讲当地口音的日语,能写汉字的,算他们是琉球人,暂时以难民处置。老幼妇孺则暂时都给予难民待遇。

    命令下达了,可是要分别是不是当地口音,对基层的战士来说,无疑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基本上,他们也没有耐心去管这些事,只要该能拿枪射击的男人,一律击毙,老幼妇孺另论。就这,也让200师的基层官兵们抱怨连连了。这当口搞这些名堂,不是给他们添堵吗?100军不说了,18军不说了,71军也不说了,这都是37集团军的老伙计,不跟他们计较了。可新21军,第2军和第4军都往北往南纵深穿插了。是人都知道鬼子的32军司令官牛岛满人在岛南,现在过去的是林森的新21军,这不是让他们急得想跳墙吗?

    说起来,新21军的前身荣誉1师和200师那是有过昆仑关并肩血战的同袍之谊的。新21军的战斗力如何,新7军的官兵都很清楚,金三角一战,人家可是凭着自己一个军的力量,剿灭了日军内部代号“勇”部队的第2师团来的。再往前,奠边府捏法国人跟切菜一样,再往前,再往前……要是他们在首里拖拖拉拉的甄别敌军的身份,说不定牛岛满的人头都给新21军的弟兄们拧下来当尿壶了。

    不过,在方面军参谋长陈安平中将到来后,新7军的基层官兵们就有点痛不欲生了。参谋长亲自抓这个俘虏身份甄别的工作,使得他们胡乱解决,尽快完成的愿望落空。其实新7军在登陆战和随后的攻坚战中损失很大,丁强估计长官部丢给他这个任务,也是让新7军喘口气。不过不要说他的弟兄不领情,他一听说参谋长要来,就差点拉着200师去撵新21军的脚步了,遗憾的是,陈安平来得比他预料的还要早。

    就像新7军的官兵“担心”的那样,战力强悍的新21军在南线的战斗中打得风生水起。军长林森只差亲自提着刺刀到一线过瘾去了。面对日军遍地都是的坑道和地堡,新21军也准备了很多方法。如果遇到挖得比较浅的坑道,他们就用炊事班的干辣椒用火点燃,用鼓风机将烟吹进去,里面的鬼子嚎叫着冲出来时,通常都是给熏得睁不开眼睛的。士兵们也不吭声,反正就挺着刺刀等他们自己撞上来。还有的兵学过些武功,正好用来练练飞刀。物尽其用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