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之铁血抗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卷 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三四二章 是算账的时候了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944年春天,50万苏军从远东调往了西线。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事件,参战各国的舆论,对此都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由于苏军主力的西调,在太平洋战争中劣势越来越明显的日军大本营甚至有人提出一个迁都到“渤海国”都城新京(长春),彻底将中国东北吉黑两省变成日本的领土,以此为基地,长期坚持战争的建议。

    积极响应和鼓吹将“大东亚圣战”进行到底的,永远是日军中正处于中下层,更渴望利用战争提高自己地位的青年军官,尽管现在的局势和战争爆发以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关东军总司令部似乎受到这种情绪的蛊惑,不但频频的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而且大肆对占领区内的“渤海国民”和日本移民进行战争动员,号称要将关东军扩充到200万,不但要夺取被中国军队收复的奉天省,还要囊括包括库页岛在内的苏联远东地区。

    相比之下,在中国国内,虽然影响力最大的《中央日报》指出在中原大战之后,全国抗战的形式一片大好,民众的热情空前高涨,但是对于军队的下一步走向,却没有一种比较明确的提法。这种民众热情,政府低调的情况在当时并不是什么特别的现象,反正,人人都期盼着战争早点结束,可是又都不知道,战争究竟会在什么时候结束。

    倒是在辽宁吉林之间漫长的交界线上,日军很快就发现东北方面军沿河漫长的交界线上的防御工事,进行了大量的土木工程。很明显,他们是在加固现有的防御工事。按照关东军总司令部参谋课的理解,这显然是苏军主力西调后,中国军队迫于“蟥军”的压力,将战略进攻态势转为战略防御态势。

    事实上,100万东北军和120万关东军之间,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很明显的,是关东军占据着较大的优势。没有了俄国人做靠山,东北方面军甚至连能不能守住辽宁,都还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不过关东军总司令部参谋课也并没有因此头脑发热而马上制定计划向辽宁进攻,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关东军现在的状况。

    除了不到50万整整属于关东军正式编制的部队之外,120万的数字泡沫,有30万是“渤海国”的伪军,他们的战斗力不强,装备也相当的低劣,最重要的是,日本人根本也信不过他们,战事一开,他们多半会被日本人用来打头阵当炮灰,但是会不会枪一响他们就向对面的东北军投降,谁都不敢说。除此之外,还有20万是由朝鲜人组成的殖民地部队。对于日本人来说,朝鲜殖民地部队的可信度和战斗力都比“渤海国皇家陆军”要强,但是现在日本蟥军的装备物资都已经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高丽人的装备自然也好不到哪去。剩下的20万人,准确地说,只是日本在东北“开拓团”的武装农民,包括老人、已经退役的尚可战斗的伤残军人,十几岁的少年,纯粹就战斗力来说,还未必比得上“渤海国皇家陆军”。

    而不管那些年轻军官怎样叫嚣,关东军总司令官山田乙山大将自己心里更明白。东北方面军采取守势,而苏军主力又调往西线,已经是一种比较好的局面了。毕竟,他的关东军主力还是要用来防备苏军剩下的那30万军队,并对其保持足够的压力。如果南方军不再从他的部队里抽调人手到太平洋战场的话,保持这种均势局面还是比较乐观的。一个稳定的关东,对蟥军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如果南方军还是不断抽调关东军的精锐到太平洋的岛屿上去的话,事情就很难说了。

    “最新的《中央日报》社论,”这一天早上,宋慧婷拿着一份最新的《中央日报》走到正在吃早餐的路晓飞面前,说:“有人说,东北方面军现在的姿态太过于保守,暗指主政之人不思进取,有划地自封的倾向……又来了,似乎不管你怎么做,都会有人出来说三道四啊。”

    路晓飞似乎并没有被这样的消息影响,他看上去似乎胃口还不错,正大口大口的吃着婉仪亲自给他做的营养早餐。笑呵呵的说:“好嘛,这说明咱这是站在民众关注的焦点上,不管怎么说,也是名人嘛。”

    宋慧婷看见婉仪微笑着坐在一边,就说:“你现在心态当真这么好?”

    路晓飞哈哈一笑说:“要不然怎么样?说起来,现在的最高统帅已经比原来那位含蓄、隐忍得多了。至少,很多地方上虽然我们和中央军难免都有些摩擦,到了高层,不都装得像没事的人一样么?统帅夫人还会打电话给你们闲聊孩子的教育问题。不错了,不错了。”

    “报告!”一个侍卫兵站在门口说:“萧参谋长求见。”

    “老萧来了,”路晓飞笑着说:“快请他进来。婉仪啊,给老萧也来碗你炖的粥吧,这家伙经常来蹭早餐吃,回头咱们跟他算账。”

    婉仪笑了笑,起身去给萧韫珩盛粥去了。

    萧韫珩走进来,装模作样的说:“哎呀,主任还在吃早餐,不好意思,打扰了打扰了。”

    宋慧婷撇了撇嘴,说:“老萧,你就装吧,我们家当家的已经给你准备好账本了。”

    萧韫珩一愣,问:“什么账本?”

    宋慧婷哼了一声说:“早餐,晚餐,宵夜,你自己算算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