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之铁血抗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卷 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三三六章 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就像袁维绪给凌杳透露的那样,远征军的“双头蛇行动”尚在进行之中,古地的37集团军就开始陆续的通过陆运和空运分批次的来到了印缅交界的因帕尔和吉大港,接收美军支援的重装备,并开始进行训练。而在得到美式的坦克装甲车辆和重型火炮后,37集团军的坦克师、重装甲师和炮兵师才真正的名副其实起来。

    已经有很多小道消息说,37集团军将会和美军一道,参加对被日军占领的太平洋岛屿的争夺战,并且不排除最终随着盟军的胜利在日本本土登陆的可能。代表中国军人登陆日本的巨大荣誉,使得古地还在国内的时候,就时常要面对各友军将领的“骚扰”了,尽管高层曾经出来辟谣说中国军队还不会参加太平洋岛屿争夺战,但是要求到37集团军任职,或者是向古地推荐自己的精英部下的将校军官们始终络绎不绝。

    好不容易来到缅甸了,远征军系统的第2军、第10军等部队的高级将领们,也都通过各种人情关系找到古地,要求在他的部队里加入自己的军官,或者是成建制的小股精英部队。由于他们本身就在国外,对于37集团军的到来以及他们接受训练的目的更加的心知肚明,也来得更有针对性一些。

    第10军的军长仗着在古地的新7军入缅作战时就曾经和新7军并肩作战的交情和古地称兄道弟的,居然不动声色的从前线抽了一个由身经百战的老兵和军官组成的特别营塞给了古地。这种事情,于理显然是不合的,但是摆着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在眼前,这些看淡生死的军人,不怕埋骨异国他乡,只愿死得其所。

    其实这个时候远征军很多部队都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额现象,没有一个师是真正满编的,而老兵和军官更是弥足珍贵。对于古地来说,这样的事情却根本不用担心。要是他敞开胃口来者不拒的话,说不定他这个集团军能搞出20万人来。等到凌杳在泰国战场取得决定性的胜利,B集团军攻占曼谷大局已定的时候,他也想走后门在古地这里插支部队,37集团军已经人满为患了。

    可是,随着欧洲战场的变化,随着美英联军收复不列颠群岛的战役打得越加的如火如荼,也随着美军财力、物力和兵力的大量涌向英伦和北非,在太平洋上的兵力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盟军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向中国政府提出了由美国出装备物资,武装更多的中国军队赴太平洋战场的要求。

    于是凌杳的部队就很快的搭上了这班车。不管怎么说,他的新21军是印度支那半岛上对日战绩最好的部队,而且对热带气候的适应能力也经过了考验。可是,正像袁维绪预料的那样,凌杳本人却没有搭上这一班车。他被任命为远征军副参谋长,暗中专职负责半岛原住民的民族独立运动。

    “其实我并不赞成你支持半岛的独立运动。”新21军编入古地的37集团军战斗序列,部队临行前,古地专门约凌杳来吃了一顿饭,便饭。亲自下厨的,是整天在各战区飞来飞去,这一天正好来到37集团军的训练基地视察的袁处长。而能够参加这个家宴的,也只有凌杳和柴渺而已。小姑娘脸皮薄,总觉得自己参加这样的家宴似乎有点不合适,临到门口,又溜走了。

    古地给凌杳倒了一杯酒,是他从国内带来的贵州茅台酒,满屋子的酒香,是那些洋酒不能比拟的。袁维绪则还在简易的厨房里炒菜,不时的有锅碗瓢盆的声音传来。

    凌杳端着酒杯,没有喝,只是闻着那酒香,等着古地把话往下说。

    古地就接着说:“我知道,有些事总是要有人去做的,可是,我不希望是你。这注定是个不会有好结局的工作。虽然说这些民族的国家独立是大势所趋,谁也无法阻挡的,可是,因为你的努力,他们少经受了许多磨难,也将更早的实现民族的理想。可是你想过没有,他们曾经都是我们的属国,被列强占据了,但是在国内民众的心目中,他们依然是我们的属国。可是你让他们独立了,你觉得国内的民众又有几个能理解呢?不知道也就罢了,一旦知道这一运动的创始人是你,你想过你会遭受什么样的责难吗?”

    凌杳苦笑了一下,摇摇头,说:“就像你说的,这些事情,就算我不做,该来的一样会来。但至少在现在,我们在对日作战时,得到了大量的原住民的支持。没有他们,我们不可能收复缅甸,攻克泰国,而你知道这是一个战略要地,不赶走日本人,我们的祖国就会遭到封锁,这场战争就不知道还会打到什么时候。而且,作为帮助他们独立的条件,我们也收回了许多领土。我不知道民众会不会理解,但是我觉得问心无愧。”

    古地说:“不是问心无愧就行了兄弟。我接着说。国内的民众放在一边吧。就说这些原住民,他们现在要独立,需要你,感谢你。可是他们也因此失去了许多他们以为是他们的土地,这笔账,你认为会算到谁的头上。你也知道后世的历史,我们有那么一个邻国,拿着我们支援的武器朝我们的人民开火。他们会恩将仇报的,你不是不知道。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英国人和法国人,他们失去这些殖民地是早晚的事情,可是现在,这笔账就要算到你头上了,你的肩膀,能扛住多大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