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之铁血抗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卷 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一六六章 亲爱的你太有才了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7月1号夜,独立77旅423团在团长凤冲霄的带领下,向已经大部渡河的日军发动了一次主动攻击。夜袭是独立77旅从第7军独立团带来的传统,因为自动半自动武器比日军小有优势,夜战近战也是他们少有的可以占优势的战斗。而凤冲霄更是一个夜战的高手。

    这一仗从晚上10点打到凌晨1点,423团没有占到太多的便宜,不过还是很从容的撤回了阵地。天亮以后,日军的阵地进攻就开始了。

    古地觉得他和路晓飞、凌杳三个人的命运似乎早有注定。现在路晓飞在山西太行山吕梁山已经开始当年的人民军队艰苦创业开辟敌后战场的历史,而他从松沪会战一路打到现在,走的就是正面战场的路子,至于凌杳,以他所在的第4集团军现在的位置,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重走中国远征军的那条路。

    如果可以的话,古地希望自己能和路晓飞换过。因为路晓飞现在怎么说也有一个3军7师的大集团军,在正面战场往哪一搁都是举足轻重的力量。而他这里就一个旅,放哪都是堵枪眼的命。堵完之后,还得费尽心思的重新招兵买马,扩充实力。而现实是打一仗就会损失很多经过战火考验的老兵,招入太多的新兵只会使战斗力下降,然后损失更大,然后再招入更多的新兵,战斗力再次下降。如此恶性循环。这也是他们所知的那个历史上国民党军的正面战场打到后面往往以优势兵力一触即溃的原因。虽然日本人也同样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但是在短期内他的军工体系,他的预备役体系都比中国完善得多。

    可惜命运往往都是无从选择的。从他们穿越了时空来到这个世界以后,或许一切就早已注定。已经快要十年了,这十年来他都是在戎马生涯中渡过的。27岁的将军虽然年轻,可是和历史上那些牛人比起来,其实也不算什么。这一战会是终点吗?古地不知道,袁维绪也不知道。他们只知道命运既然无从选择,那就只由迎头而上。

    2号清晨,日军的正面进攻开始。这一天的天气很好,虽然是盛夏,可是清晨的露水和微风让人感觉很凉爽。如果不是战争,在这样的天气下早早的起来锻炼,再给心爱的人买一份早餐,无疑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可是古地和袁维绪近在咫尺,却丝毫没有这样的悠闲和甜蜜。日军的炮火密集的覆盖了过来,作为进攻前的炮火准备,他们都觉得这一个旅团的炮火似乎过于奢侈了。如果在从前,在他们自己的那个时空,袁维绪绝对不会相信,自己从炮声里,可以判断出敌方竟然用上了120口径以上的榴弹炮。日本的工业在这个时代虽然远远强于中国,但并不是每一个旅团级别的部队都能拥有这种大口径重炮的。那一刻,她只觉得嘴里发苦,对方真的太看得起他们了。

    来不及自己的部队在敌人的炮火中损失了多少,因为炮声尚未完全稀落,鬼子的进攻就已经开始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步炮配合非常的紧密,他们的战术水平也确实很高。前面开路的是十余辆坦克,三辆九五式、八辆八九式。十余辆坦克耀武扬威的开过来。古地在心里极度的鄙视他们。这样的垃圾坦克,也只能欺负当时的中国连这种垃圾坦克都没有。不过古地同时又很高兴,因为他们显然对前天晚上渡河时坦克被击毁所用的武器没有足够的重视,还这么大摇大摆的来。

    米曜这次送来的5具火箭筒主要是做最后的实战检验,可能还没有完善,不过现在倒是很派上用场了。这天的能见度很好,而且顺风,3个主射手都是在250米的距离开火的。阵地上的独立77旅的士兵们都清楚地看见三道浓烟之后,一个看不清什么样子的东西拖着尾烟飞向了最前面的三辆九五式轻型坦克。其中一道打偏了,直接飞向了后面日军的人群里,但也成功爆炸,不知道是打在了什么东西上。另外两个则准确命中两辆九五式坦克。这种坦克只有7.7吨,装备一门37毫米炮,装甲很薄弱,而且还是铆接车体,被米曜捣鼓出来的火箭筒一打,整个就四分五裂了。

    后来古地知道米曜在设计这一款RPG的时候是参照两伊战争和中东战争中最常见的苏制RPG7系列来做的时,就说她太不厚道了。要知道当初苏联人搞这个东西的目标是针对北约的坦克的,北约的坦克和日军在中国东南亚横行的95、97式坦克相比那是什么概念?虽然米曜设计的RPG和RPG7相比还差了很多,因为她没有足够的参数和设备,但是古地还是不得不对她说,亲爱的,你真是太有才了!

    战士们在阵地上看见鬼子的坦克(而且还是他们现在最牛的坦克)被打得凌空解体时,都忍不住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似乎他们击毁的不仅仅是这两辆坦克,而是整个正面来袭的鬼子。

    在刚刚发射完的3个射手借着火箭筒的炮尾烟雾赶紧闪人转移阵地的时候,另外的两个射手又发出了火箭弹。其中一个射手还是刚学操作的,因为姿势不对,在火箭弹发射后他就被炮尾风从地上反射回来而受伤,但是他打出去的火箭弹却准确的命中了日军最后那一辆九五式。另一个射手也准确的击中一辆八九式。八九式那就更惨了,这种只有机枪的“豆战车”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