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之铁血抗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卷 江山如此多厄 第一二一章 向前,向前,向前!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所有的证据都表明,法国人的这一次行动是蓄谋已久的入侵。他们已经不满足于象以往那样在边境线上移动界碑这种被新上台的内阁讥讽为“小偷小摸”的行为,也不仅仅满足于将中越边境线向北移动几公里,他们这一次的目标是广西右江西岸的土地,甚至是南宁和整个邕江流域直至和广州湾法租界全部连成一片。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法国人在越南北部集结了2个法国师(其中1个摩步师1个步兵师)、1个阿尔及利亚步兵旅、1个突尼斯步兵旅、1个塞内加尔步兵旅、1个科特迪瓦步兵团,以及一个由欧洲各国的逃犯、死囚和城市无产者组成的有名的外籍兵团和由越南人组成的2个师。另外还有一个停泊在广州湾的远东舰队及下属的海军陆战队。除步兵外,还有一个约90辆坦克组成的坦克团,以及120架作战飞机,总兵力约10万人。这几乎是法国海外可以动员的武装力量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部队被通编为法国远东集团军,由马丹肖菲耶中将担任总司令,两个法国师的师长分别是德波利尼亚克准将和赛巴斯蒂安少将。广州湾的法国远东舰队有1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由海军少将肖恩指挥。

    事实上,南京最高当局早在几个月前就得到了法国人在越南有异动的情报。但是当局所抱有的西方人非常强大的意识让他始终没有考虑用武力来和法国人解决边境问题,而是把希望寄托在了英国人的调停之上。而且他始终认为在国内各种矛盾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以前,绝对不能轻启对外的战端。对倭寇如此,对法国人同样如此。殊不知,法国人正是从当局的步步忍让中得到了勇气,当局为了讨好法国人撤走了驻防中越边境的正规野战军的做法实在让法国人看不到不把这次入侵落到实处的理由。而当局把希望寄托在英国人身上,更是完全忽视了这两个国家在欧洲已经结成盟国的基本事实。

    要狼来劝说狈不要吃羊,还有比这更好笑的事情吗?直到这种自欺欺人到了自己对自己都无法交待之后,才终于决定调动精锐部队去解决问题,但是,一方面对自己的军队抗击西方列强并没有足够的信心,另一方面,却又怕把西方人打痛了,这场仗究竟要怎么打,前方的将领们都觉得很困惑。安塞巴斯蒂安事实上

    既然决定了要打,那就应该调动海军,将广州湾一起收回来。虽然国防军的海军力量还很弱,但我们是近海作战,破釜沉舟,以法国远东舰队的实力也并非不可战胜。可是上面有明确指示,不打湛江港,说那是有租借条约保护的,不能给西人以口实。这一仗,只能靠陆地上的战斗来解决。

    在凌杳的印象里,法国军队的战斗力很是一般,除了拿破仑时代曾经称雄欧洲以外,历史上的中法战争,清朝那可是不败而败,是输在政治外交上而不是军事上的。二战更不用说了,就是一战,法国人其实也算不上厉害。可历史毕竟发生了改变,原来的历史,法国人哪里还唱了这一出戏呢?

    第一次战斗是在钦州。法国的一个步兵团加上科特迪瓦步兵团在远东舰队的掩护下登陆钦州湾。当局不让打广州湾,可是没有连钦州湾也不让打。第4军主力刚到灵山,杨选江军长听说法国人在钦州湾登陆了,也不等方面军司令长官部的命令下来,立刻命令先头部队12师强行军,坚决把法国人赶回海里去。12师是杨军长的起家部队,不可避免的得到的优待也要多些,当然,在关键的时候,肯定也是12师首先顶上去。

    灵山到钦州不算近,12师除了一个营的先遣队乘坐全军有限的汽车先期赶往钦州之外,其余的部队全部靠一双腿来奔跑。除了枪支弹药,所有的东西都被战士们扔到路边。干粮也是边跑边吃,不少人跑着跑着就倒在路边,再也起不来。

    法国人发现了国防军的意图,从海防起飞的轰炸机群分成5个波次,一波接一波的对正在向钦州靠拢的国防军进行了轰炸。国防军轻装前进,根本就没有防空武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身边的战友不断的被天上掉下来的炸弹炸得血肉横飞。队伍却毫不停留。有时候敌机投弹完毕之后又俯冲进行扫射,国防军就散到路边隐蔽,隐蔽之后,又有很多人再也起不来。从灵山到钦州的省级公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路段没有留下年轻的国防军士兵的尸体!

    3月14日夜,在击退乘坐汽车先期到达钦州的12师尖刀营之后,法国人认为短时间内他们已经不会再受到攻击。除了留下部分科特迪瓦的黑人士兵进行警戒之后,白人士兵一边慢条斯理的从军舰上搬运各种物资,一边开开起了庆功会,庆祝他们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就拿下了这么重要的一个港口城市。一些校级军官甚至认为,他们应该有能力占领整个广西。

    当晚11点30分,经过长途强行军的第4军第12师92团没有休息,首先向布防在外围的科特迪瓦步兵团发起了攻击。

    凌杳的连队在路上损失了大约四分之一的士兵,他们大多都是身经百战,战斗素质一流的老兵,却一枪未放就倒在了路上。这令活着的人心中充满了一种强烈的悲愤。累,又算什么,至少他们还能拿着手中的枪,去为死去的弟兄们报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