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帝国的疯狂!对五国宣战诏书!
五十二、帝国的疯狂!对五国宣战诏书!
当这一天傍晚出宫退朝,坐上自家轿子的时候,文华殿大学士,三朝老臣费立国依然是一脸的恍惚和失神,走起路来既像是踩高跷,又像是在梦游,若非有随从仆人搀扶,只怕是一直掉进水沟了都没反应!
没办法,今天在朝堂上所经历的风云突变,实在是对他的jīng神打击太大了!
皇上被满洲亲贵忽悠,不听自家谏言,不顾京畿纷1uan,一心对西洋、东洋列国开战来挽回颜面,这是其一,但也仅仅是让费立国感到忧心忡忡罢了。()而之后的展变化,才更是让他瞠目结舌!
饶是以费立国大学士久经宦海沉浮的丰富经验,事先也万万不曾想到过,貌似轻狂无知的庆王和他手下这些初入官场的满洲亲贵xiaomao头,居然能使出这样移hua接木的缺德招数!
——在依靠众议彻底压倒了他的主和声音之后,于朝堂之上大获全胜的主战派领袖庆王殿下,居然又把他费立国这个主和派领袖高高捧起,举荐为江东征讨行营的最高统帅!
这是在坑爹吗?这是在坑爹吧!这一定是在坑爹吧!!!
面对如此诡异的建议,不要说被举荐的费立国大学士,就连康德皇帝和边上的文武百官,也都是脑筋chou搐,一头雾水,无法明白庆王为何不肯争夺兵权,而是要把一场功劳送给主和派?
不想那位庆王殿下却是振振有词,摆出一副大公无sī的脸面,慷慨jī昂地对皇帝陛下启奏道:
“……古人有云: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臣弟深受皇恩,越级迁至此辅政大臣之位,素来知晓凡事应以国家社稷为重。虽然之前与费大人稍有不睦,也都是为了公事上的争执,并无任何sī怨。
本来,既然此次征讨洋人,彰显朝廷威风之战,乃是臣弟一力主张,就该亲身挂帅上阵,为皇上排忧解难。只是臣弟虽然常被人说成是年少轻狂,但也自知见识粗陋、阅历浅薄,既难以震慑骄兵悍将,也不懂点兵布阵,更不知钱粮调拨,实在难以担当此等重任。
而费大人乃是三朝老臣,shì奉历代先皇四十余载,其资历之深,德望之厚,满朝文武无人可以比肩。昔rì曾督师出镇徐州、淮南等地,讨伐叛逆与北虏,屡立功勋,并非不知军事之人,又甚合以文御武之旧例,实在是最佳的督师人选。臣自度不能以sī心坏国事,故而在此厚颜举荐,还请费大人见谅……”
听到庆王如此一身正气的说辞,朝堂上先是肃静了片刻,随即便响起一片此起彼伏的符合声。
“……臣附议,庆王少年老成,深知国事艰难,为国举贤不顾恩怨,实乃朝廷楷模!”
“……臣也附议,有费大人这等经验老成之辈坐镇中军,定能旗开得胜,不负皇上厚恩!”
“……费大人虽然过于持重保守,但也是忠心可嘉,值此国战之时,应该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
……
而被举荐的费立国本人,却在最初的一番晕头转向之后,渐渐地琢磨出了一些门道。
说穿了,他费立国知道那些满洲亲贵们没本事也没胆量领兵打仗,可诸位满洲亲贵们自己又何尝不知?别看他们一个个在朝堂上说得大义凛然,恨不得立即提枪上马,为国浴血厮杀。但若是真要这帮八旗子弟去充先锋,只怕是立即就要告病的告病,请假的请假,绝对没几个人肯去。
在这种情况之下,最好的对策就是只说话、不做事,避免自曝其短,惹出罪责。顺便再找一个能办事的家伙顶上来,至于先前的政治立场,则是完全无足轻重的xiao事情。
如果他费立国在前线打赢了,顺利扫平了上海的洋人,庆王他们在后方自然也少不了赞画举荐之功,深知还能成就一番相忍为国的佳话。若是不幸在疆场上出来什么篓子,也都是前线的这个主和派统帅无能,不肯用心做事,主战派的责任却能够撇清得一干二净——基本上就是摆明了高调我唱,送死你去!
这可真是把没事不做,有事也不做的中庸宗旨,彻彻底底地挥到了极致啊!
当想通了这一关节之后,费立国立刻就忙不迭地要推辞这一任命,可庆王又哪里会让他如愿?
于是,在皇帝的授意之下,四位军机处大臣便先进行了会推(投票),先是一个三比一,否决了费立国的避战议和主张,然后又是第二个三比一,给费立国硬是挂上了帅印!
这班朝臣果然是一个赛一个的腹黑——高调我唱,送死你去!坑爹得不能再坑爹啊!
到得此时,费立国大学士已是无法可想,就连立即请求告老辞官,也会被视为是居心不良、不肯为朝廷尽忠的表现,从而触怒龙颜,在官场上也得不到任何声援。
所以,他只得俯叩谢皇恩,表示愿意挂帅出征……至于这仗究竟该怎么打,还是以后再说吧!
不管怎么说,与其让一帮年轻冲动的xiaomao头贸然执掌兵马,轻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