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记》七卷(诸葛颖撰。)
《巡抚扬州记》七卷(诸葛颖撰。)
《大魏诸州记》二十一卷
《并州入朝道里记》一卷(蔡允恭撰。)
《赵记》十卷
《代都略记》三卷
《世界记》五卷(释僧祐撰。)
《州郡县簿》七卷
《大隋翻经婆罗门法师外国传》五卷
《隋区宇图志》一百二十九卷
《隋西域图》三卷(裴矩撰。)
《隋诸州图经集》一百卷(郎蔚之撰。)
《隋诸郡土俗物产》一百五十一卷
《西域道里记》三卷
《诸蕃国记》十七卷
《方物志》二十卷(许善心撰。)
《并州总管内诸州图》一卷
右一百三十九部,一千四百三十二卷。(通计亡书,合一百四十部,一千四
百三十四卷。)
昔者先王之化民也,以五方土地,风气所生,刚柔轻重,饮食衣服,各有其
性,不可迁变。是故疆理天下,物其土宜,知其利害,达其志而通其欲,齐其政
而修其教。故曰广谷大川异制,人居其间异俗。《书》录禹别九州,定其山川,
分其圻界,条其物产,辨其贡赋,斯之谓也。周则夏官司险,掌建九州之图,周
知山林川泽之阻,达其道路。地官诵训,掌方志以诏观事,以知地俗。春官保章,
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之域,以观祅祥。夏官职方,掌天下之图地,辨四夷八
蛮九貉五戎六狄之人,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周知利害,辨九州之国,使同其
贯。司徒掌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教,以佐王扰邦国,周知九州之域,广轮之
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及土会之法。然则其事分在众职,而冢
宰掌建邦之六典,实总其事。太史以典逆冢宰之治,其书盖亦总为史官之职。汉
初,萧何得秦图书,故知天下要害。后又得《山海经》,相传以为夏禹所记。武
帝时,计书既上太史,郡国地志,固亦在焉。而史迁所记,但述河渠而已。其后
刘向略言地域,丞相张禹使属朱贡条记风俗,班固因之作《地理志》。其州国郡
县山川夷险时俗之异,经星之分,风气所生,区域之广,户口之数,各有攸叙,
与古《禹贡》、《周官》所记相埒。是后载笔之士,管窥末学,不能及远,但记
州郡之名而已。晋世,挚虞依《禹贡》、《周官》,作《畿服经》,其州郡及县
分野封略事业,国邑山陵水泉,乡亭城道里土田,民物风俗,先贤旧好,靡不具
悉,凡一百七十卷,今亡。而学者因其经历,并有记载,然不能成一家之体。齐
时,陆澄聚一百六十家之说,依其前后远近,编而为部,谓之《地理书》。任昉
又增陆澄之书八十四家,谓之《地记》。陈时,顾野王抄撰众家之言,作《舆地
志》。隋大业中,普诏天下诸郡,条其风俗物产地图,上于尚书。故隋代有《诸
郡物产土俗记》一百五十一卷,《区宇图志》一百二十九卷,《诸州图经集》一
百卷。其余记注甚众。今任、陆二家所记之内而又别行者,各录在其书之上,自
余次之于下,以备地理之记焉。
《世本王侯大夫谱》二卷
《世本》二卷(刘向撰。)
《世本》四卷(宋衷撰。)
《汉氏帝王谱》三卷(梁有《宋谱》四卷,刘湛《百家谱》二卷,亡。)
《齐帝谱属》十卷
《百家集谱》十卷(王俭撰。梁有王逡之《续俭百家谱》四卷,《南族谱》
二卷,《百家谱拾遗》一卷,又有《齐、梁帝谱》四卷,《梁帝谱》十三卷,亡。)
《百家谱》三十卷(王僧孺撰。)
《百家谱集钞》十五卷(王僧孺撰。)
《百家谱》二十卷(贾执撰。)
《百家谱》十五卷(傅昭撰。)
《百家谱世统》十卷
《百家谱钞》五卷
《姓氏英贤谱》一百卷(贾执撰。案:梁有《王司空新集诸州谱》十一卷,
又别有《诸姓谱》一百一十六卷,《益州谱》四十卷,《关东、关北谱》三十三
卷,《梁武帝总集境内十八州谱》六百九十卷,亡。)
《后魏辩宗录》二卷(元晖业撰。)
《后魏皇帝宗族谱》四卷
《魏孝文列姓族牒》一卷
《后齐宗谱》一卷
《益州谱》三十卷
《冀州姓族谱》二卷
《洪州诸姓谱》九卷
《吉州诸姓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