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水经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九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又东北过南皮县西。

    清河又东北,无棣沟出焉。东迳南皮县故城南,又东迳乐亭北,《地理志》

    之临乐县故城也,王莽更名乐亭。《晋书地道志》、《太康地记》,乐陵国有新

    乐县,即此城矣。又东迳新乡城北,即《地理志》高乐故城也,王莽更之曰为乡

    矣。无棣沟又东分为二渎。无棣沟又东迳乐陵郡北。

    又东屈而北出,又东转,迳苑乡故城南,又东南,迳高城县故城南,与枝渎

    合。渎上承无棣沟,南迳乐陵郡西,又东南,迳千童县故城东。《史记·建元以

    来王子侯者年表》曰:故重也,一作千钟。汉武帝元朔四年,封河间献王子刘阴

    为侯国。应劭曰:汉灵帝改曰饶安也。魏沧州治。枝渎又南东屈,东北注无棣沟。

    无棣沟又东北,迳一故城北,世谓之功城也。又东北,迳盐山东北入海。《春秋

    ·僖公四年》,齐、楚之盟于召陵也,管仲曰:昔召康公锡命先君太公履,北至

    于无棣。盖四履之所也。京相璠曰:旧说无棣在辽西孤竹县。二说参差,未知所

    定。然管仲以责楚,无棣在此,方之为近。既世传以久,且以闻见书之。清河又

    东北,迳南皮县故城西。《十三州志》曰:章武有北皮亭,故此曰南皮也。王莽

    之迎河亭。《史记·惠景侯者年表》云:汉文帝后七年中,封孝文后兄子彭祖为

    侯国。建安中,魏武擒袁谭于此城也。

    清河又北,迳北皮城东,左会滹沱别河故渎,谓之合口,故谓之合城也。

    《地理风俗记》曰:南皮城北五十里有北皮城,即是城矣。

    △又东北,过浮阳县西。

    清河东北流,浮水故渎出焉。按《史记》,赵之南界,有浮水出焉。浮水在

    南,而此有浮阳之称者,盖浮水出入津流,同逆混并,清漳二渎,河之旧道,浮

    水故迹,又自斯别,是县有浮阳之名也。首受清河于县界,东北迳高城县之苑乡

    城北,又东迳章武县之故城南。汉文帝后七年,封孝文后弟窦广国为侯国。王莽

    更名桓章。晋太始中,立章武郡,治此。浮水故渎,又东迳箧山北。《魏土地记》

    曰:高城东北五十里有箧山,长七里。浮渎又东北,迳柳县故城南。汉武帝元朔

    四年,封齐孝王子刘阳为侯国。《地理风俗记》曰:高城县东北五十里有柳亭,

    故县也,世谓之辟亭,非也。浮渎又东北,迳汉武帝望海台,又东注于海。应劭

    曰:浮阳,浮水所出,入海,潮汐往来日再。今沟无复有水也。

    清河又北,分为二渎,枝分东出,又谓之浮渎。清河又北,迳浮阳县故城西,

    王莽之浮城也。建武十五年,更封骁骑将军平乡侯刘歆为侯国。魏浮阳郡治。又

    东北,滹沱别渎注焉,谓之合口也。

    △又东北,过濊邑北。

    濊水出焉。

    △又东北,过乡邑南。

    清河又东,分为二水,枝津右出焉。东迳汉武帝故台北。《魏土地记》曰:

    章武县东一百里,有武帝台。南北有二台。相去六十里,基高六十丈,俗云,汉

    武帝东巡海上所筑。又东注于海。清河又东北,迳纻姑邑南,俗谓之新城,非也。

    △又东北,过穷河邑南。

    清河又东北,迳穷河邑南,俗谓之三女城,非也。东北至泉周县,北入滹沱

    水。《经》曰:笥沟东南至泉周县,与清河合,自下为派河尾也。又东,泉周渠

    出焉。

    △又东北,过漂榆邑,入于海。

    清河又东,迳漂榆邑故城南,俗谓之角飞城。《赵记》云:石勒使王述煮盐

    于角飞,即城异名矣。《魏土地记》曰:高城县东北一百里,北尽漂榆东临巨海,

    民咸煮海水,藉盐为业。即此城也。清河自是入于海。

    ○荡水

    △荡水出河内荡阴县西山东。

    荡水出县西石尚山,东流,迳其县故城南,县因水以取名也。晋伐成都王颖,

    败帝于是水之南,卢綝《四王起事》曰:惠帝征成都王颖,战败,时举辇司马八

    人,辇犹在肩上,军人竞就杀举辇者,乘舆顿地,帝伤三矢,百僚奔散。惟侍中

    嵇绍扶帝,士将兵之。帝曰:吾吏也,勿害之。众曰:受太弟命,惟不犯陛下一

    人耳。遂斩之,血污帝袂,将洗之,帝曰:嵇侍中血,勿洗也。此则稽延祖殒命

    之所。

    △东北至内黄县,入于黄泽。

    羑水出荡阴西北韩大牛泉。《地理志》曰:县之西山,羑水所出也。羑水又

    东,迳韩附壁北,又东,流迳羑城北,故羑里也。《史记音义》曰:牖里在荡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