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曰肥。《释名》曰:本同出时,所浸润少,所归各枝散而多,似肥者也。
犍为舍人曰:水异出,流行合同曰肥。今是水异出同归矣。《博物志》谓之澳水。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毛云:菉,王刍也;竹,编竹也。汉武帝塞决
河,斩淇园之竹木以为用。寇恂为河内,伐竹淇川,治矢百馀万,以输军资。今
通望淇川,无复此物。惟王刍编草,不异毛兴。又言:澳,隈也。郑亦不以为津
源,而张司空专以为水流入于淇,非所究也。然斯水即《诗》所谓泉源之水也。
故《卫诗》云,泉源在左,淇水左右。卫女思归,指以为喻,淇水左右,盖举水
所入为左右也。淇水又南,历枋堰,旧淇水东南流,迳黎阳县界南入河。《地理
志》曰:淇水出共,东至黎阳入河。《沟洫志》曰:遮害亭西一十八里至淇水口
是也。汉建安九年,魏武王于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
运,故时人号其处为枋头。是以卢谌《征艰赋》曰:后背洪枋巨堰,深渠高堤者
也。自后遂废,魏熙平中复通之。故渠历枋城北,东出,今渎破故堨。其堰悉
铁柱,木石参用。其故渎南迳枋城西。又南分为二水:一水南注清水,水流上下,
更相通注,河清水盛,北入故渠,自此始矣。一水东流,迳枋城南,东与菀口合。
菀水上承淇水于元甫城西北,自石堰东注菀城西,屈迳其城南,又东南流历土军
东北,得旧石浢,故五水分流,世号五穴口,今惟通并为二水。一水西注淇水,
谓之天井沟。一水迳土军东,分为蓼沟,东入白祀陂。又南分,东入同山陂,溉
田七十馀顷。二陂所结,即台阴野矣菀水东南入淇水。
淇水右合宿胥故渎,渎受河于顿邱县遮害亭东,黎山西北。会淇水处,立石
堰遏水,令更东北注。魏武开白沟,因宿胥故渎而加其功也。故苏氏曰:决宿胥
之口,魏无虚、顿丘。即指是渎也。
淇水又东北流,谓之白沟,迳雍榆城南。《春秋·襄公二十三年》,叔孙豹
救晋,次于雍榆者也。淇水又北迳其城东,东北迳同山东,又东北迳帝喾冢西,
世谓之顿邱台,非也。《皇览》曰:帝喾冢在东郡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中者也。
又北迳白祀山东,历广阳里,迳颛顼冢西,俗谓之殷王陵,非也。《帝王世纪》
曰:颛顼葬东郡顿丘城南,广阳里大冢者是也。
淇水又东屈而西转,迳顿丘北。故阚骃云:顿丘在淇水南。《尔雅》曰:山
一成谓之顿丘。《释名》谓一顿而成丘,无高下小大之杀也。《诗》所谓送子涉
淇,至于顿丘者也。魏徙九原、西河、土军诸胡,置土军于丘侧,故其名亦曰土
军也。又屈迳顿丘县故城西,《古文尚书》以为观地矣,盖太康弟五君之号曰五
观者也。《竹书纪年》晋定公三十一年,城顿丘。《皇览》曰:顿丘者,城门名
顿丘道。世谓之殷,皆非也,盖因丘而为名,故曰顿丘矣。淇水东北,迳枉人山
东,牵城西。《春秋·定公十四年》,公会齐侯于牵者也。杜预曰:黎阳东北有
牵城,即此城矣。淇水又东北,迳石柱冈,东北注矣。
△东过内黄县南为白沟。
淇水又东北,迳并阳城西,世谓之辟阳城,非也。即《郡国志》所谓内黄县
有并阳聚者也。白沟又北,左合荡水,又东北流,迳内黄县故城南。县右对黄泽,
《郡国志》曰:县有黄泽者也。《地理风俗记》曰:陈留有外黄,故加内。《史
记》曰:赵廉颇伐魏,取黄。即此县。
△屈从县东北与洹水合。
白沟自县北迳戏阳城东,世谓之羛阳聚。《春秋左传·昭公九年》,晋
荀盈如齐逆女,还,卒戏阳,是也。白沟又北,迳高城亭东,洹水从西南来注之。
又北迳问亭东,即魏县界也。魏县故城,应劭曰:魏武侯之别都也。城内有武侯
台,王莽之魏城亭也。左与新河合,洹水枝流也。白沟又东北,迳铜马城西,盖
光武征铜马所筑也,故城得其名矣。
白沟又东北,迳罗勒城东,又东北,漳水注之,谓之利漕口。自下清漳、白
沟、淇河,咸得通称也。
△又东北过馆陶县北,又东北过清渊县西。
白沟水又东北,迳赵城西,又北阿难河出焉,盖魏将阿难所导,以利衡渎,
遂有阿难之称矣。
白沟又东北,迳空陵城西,又北迳乔亭城西,东去馆陶县故城十五里,县即
《春秋》所谓冠氏也,魏阳平郡治也。淇水又屈迳其县北。